用瑜伽重塑人生

曾於《Vogue》與《Le Monde》任職美容記者,同時也是作家、瑜伽教師,並創辦了靜修活動與線上平台的Lili Barbery,展現了一段充滿蛻變與重塑的職涯歷程。從新聞界的起點,到深刻改變她的身心健康實踐,她述說著經歷的考驗、相遇與瑜伽修練如何塑造出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和傳遞方式。

從公關助理到《Vogue》記者

2003年,出於想嘗試不同事物的渴望,Lili宣布離開了她所任職的公關辦公室。當時,知名雜誌《Vogue》正在尋找新的撰稿人,邀請她撰寫第一篇文章。她回憶說:「不久後,其他雜誌也希望與我合作。一家雜誌甚至想要聘請我。於是《Vogue》決定留住我並正式錄用了我。我之所以能成為員工,可說是一連串機緣促成的結果。」

日益強烈的求知慾

Lili剛到《Vogue》工作時,對美容領域較熟悉,卻對時尚界相對陌生。她坦言:「我在天真與沒有任何策略的情況下進入這個圈子,當時沒有意識到身邊的人有多重要。」她接手的第一篇稿件是關於香水。「我一直對香味非常敏感,但對原料和嗅覺專有詞彙一無所知,因此我詢問是否能參加培訓。」

於是她跟隨香氛學校École Givaudan的主管Jean Guichard學習。「他在Argenteuil為我度身訂做課程,教我如何辨別天然與合成香料。我每天都在練習。在香水界,即使沒有特別的天賦,勤奮重複練習也能快速進步,就像彈鋼琴一樣。雖然這不會讓你成為作曲家,但能幫助你認識香料和和諧的調性。」

創立「Ma Récréation」

在《Vogue》撰寫美容文章長達8年,雖然熱愛工作,但她開始想寫些不同的主題。2010年,她創立了自己的部落格「Ma Récréation」,遠在社交媒體盛行之前。她回憶:「我非常享受那份自由空間,可以自由自在地談論自己喜歡的話題,像是日本料理、室內設計師等。我學會拍照、拍攝影片、製作定格動畫。在買了優質相機,接受建議後開始練習。」這段歷程使她以記者身分能發展出更多創意。

疑慮與轉折

創立部落格一年後,Lili 離開《Vogue》,開始為《Le Monde》雜誌撰稿。「我經歷了一段非凡的職業冒險,發現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報社。」在《Le Monde》的四年半中,她事業蒸蒸日上,也持續經營部落格。但2015年席捲法國的恐怖襲擊事件,引發她個人的危機。她深刻反思人生意義:「突然覺得迷失方向,不明白為何繼續做那些事,一遍遍告訴自己,生活沒有意義……我感到非常迷惘。」

2016年春天,她決定辭職,給自己一段時間沉澱,理清未來的方向。

深層探索 為未來鋪路

辭去工作並沒有立即幫助Lili解決她的不安。「我仍然在深刻地自我質疑,非常敏感於各種危機與思維模式的轉變……我感覺自己必須重新塑造自己,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這段時期對她來說非常艱難,但卻為未來帶來了豐富的養分。「我慶幸自己離開了,否則我根本沒有足夠的心理空間來思考這些問題。儘管憂鬱和抑鬱發作都很難熬,但它們是肥沃的。當你覺得觸底的時候,才會真正明白生命中對你有多重要的東西。」

同時,Lili創立了自己的公司,開始為奢侈品牌,特別是香水品牌,提供文案顧問服務。「由於不再受限於記者的職業束縛,我也能在社交媒體上更自由地表達自己。」

發現昆達里尼瑜伽

2016年夏天,Lili在一位朋友的推薦下嘗試了一堂瑜伽課。以前她並不喜歡瑜伽,「對我來說太慢太靜態。」但這一次卻與眾不同。「這是種有點奇特的瑜伽,老師戴著頭巾,穿白色衣服,我們誦唱梵文咒語……表面上這一切都讓我退卻,但我被它帶來的效果深深吸引。」

作為記者的Lili對這次體驗後產生好奇,她想明白這種瑜伽練習如何讓她進入一種改變意識的狀態。「我於是連續上了好幾堂課,很快便達到每週練習四到五次的頻率。」

這一發現也讓她開始探索音樂療法等相關知識。

深刻的救贖

幾個月內,即使運動能力不強,但Lili的身體已發生巨變。「我變瘦了、肌肉更結實了,整個人感覺更好。2015年的悲傷已經消散。我充滿熱情,諸多計劃自然而然地展開,例如出食譜書。自從開始練習這瑜伽,一切變得更加順暢。」

她陸續參加各種瑜伽靜修。「就像學香水一樣,我開始買很多相關書籍閱讀。因為我需要懂得自己到底在做甚麼。」Lili說。「但同時我也注意到,很多所謂的「科學真理」,其實更多是信仰,這讓我感到不舒服。儘管如此,瑜伽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對我自己還是其他上課者都一樣。」
 
瑜伽對Lili而言是一種深刻的救贖,並且超越練習本身,融入她的日常。「它給了我每日的紀律,讓我能夠持續連結自己的情緒,觀察自己的思維,並讓自己感覺更好。」

人生轉捩點

Lili變得更加快樂,生活更順遂,尤其是事業方面。她開始依照瑜伽和阿育吠陀的原則調整飲食,這種轉變帶來靈感與動力,推動她繼續追求職業目標。她同時開始接受瑜伽師資培訓,深入體會瑜伽知識。

2018年4月,她出版了食譜書《Pink My Breakfast》,由Éditions Marabout發行。當年,她開始接受昆達里尼瑜伽教學培訓。這是一項強度極大的訓練,需要高度投入。「必須每天很早起床,不斷重複動作直到能完全融入體內。還有關於飲食的各種訓練,40天不吃糖和加工食品,或是10天只吃綠色食物的「綠色排毒」。我經歷了許多瑜伽和阿育吠陀的體驗,目的是理解、測試並增進自主性。」她詳述道。

分享生命經驗

2018年底,取得瑜伽教師資格後,Lili開始在巴黎教授昆達里尼瑜伽課程,並於2020年舉辦第一次瑜伽靜修活動。她當時希望透過一篇隨筆,描述自己的蛻變歷程。「我想講述我從2016年的憂鬱,到2019年重生的轉變。」她的真實經歷集結成書《和解:從痛恨身體到自愛》,由Éditions Marabout出版。飲食在Lili的重生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當時我不明白為何自己吃那麼多,那時還沒人談論飲食失調、情緒性飲食或心理健康,這本書涵蓋了這些議題。」

創立Lili Barbery TV

2021年,Lili創立了自己的線上課程平台「Lili Barbery TV」。「平台上的課程靈感來自昆達里尼瑜伽,但我刪除了許多,尤其是帶宗教色彩的元素。」她解釋道。

Lili的課程獨具特色,是多年累積知識與經驗的結晶,內容包括冥想,與其他瑜伽無異。「瑜伽是一場動態冥想,能中和心智,創造清晰感。身體運動促進血液、淋巴和內分泌系統的循環……當心智平靜後,能進入冥想狀態。冥想不是不思考,而是觀察思緒而不被其牽動。」她如此說。

作為一名運動愛好者,Lili在課程中加入有氧運動和普拉提強化腹肌,但仍尊重身體的界限。「有時在靜修期間,我也會唱法國流行歌,而非僅限於咒語。我的教學風格演變,擺脫了許多拘泥的規則。」

撰寫健康議題時報

Lili多年來持續發送電子報,近三年來風格帶回記者的調查精神。「我一直撰寫關於身心健康和自我療癒工具的內容。但現在,我回到了記者的本能,開始質疑當下健康潮流所反映的時代精神。」

她以時尚界為例,現在非常關注健康議題,這在十至十五年前根本不曾發生。「不久前,法國《Vogue》(2025年7月的訪問)曾在布里斯托爾飯店舉辦由Deepak Chopra與Augustinus Bader等品牌參與的健康靜修,這幾年前是不可能的,這顯示出思維模式的變化。」Lili解釋:「自疫情封鎖後,健康變成尋求意義的旅程,因為人們渴望理解當下生活的世界。這是我在電子報中分享的內容。」

創立播客節目

熱衷於傳遞與分享生命故事,呼應她過去的記者身分,Lili自2021年11月起推出了一檔獨特播客。每集從一段簡短冥想開始,接著Lili訪談一位嘉賓,談論其人生旅程。

受訪者包括Aroma Zone CEO Sabrina Herlory、知名麵包店Poilâne創辦人Apollonia Poilâne、美食專家Stéphanie Antoine,以及運動俱樂部Monday創辦人Chloé Bouscatel。Lili說:「他們激勵我,許多來自飲食領域,這一行業正經歷一場以本地食材與環境尊重為中心的革命;當然也有身心健康、美容界的人士,以及像Talm的Kenza Keller、Make My Lemonade的Lisa Gachet這種企業家。我甚至會訪問一位試圖喚醒意識的數學家……」

今天的成就

如今,Lili在自己的工作中感到十分滿足。她的電子報訂閱者超過31,000人(免費及付費),Instagram追蹤者達122,000人。她說:「人們來參加我的靜修,不是為了擁有漂亮的比基尼身材,而是為了撫慰心靈。」

現代社會催生了身心健康場所客人的新需求,源自於意義感的缺失,面對危機與動盪帶來的無力感。「這引發了強烈的活著的需求。人們來我的靜修課,是為了撫慰心理健康,重新尋找本質和根基。社會正朝向一種精神性、自我反省與內在連結的方向轉變。」Lili如此分析。

展望未來,她為業界許下明確願望:醫療與健康領域能更多合作。她夢想有醫生、外科醫師和按摩師能共處一地,不再分工明顯,而是搭建橋樑,共同促進整體健康。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