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與護膚
曬後SOS
夏日陽光雖能讓人心情愉悅,但在紫外線曝曬後會為皮膚帶來嚴重傷害。曬傷不僅影響外觀,還可能引發疼痛、乾燥、脫皮,甚至加速皮膚老化和引發健康問題!
皮膚曬傷 可大可小
皮膚曬傷主要源於紫外線的過度曝曬,而紫外線主要分為兩大類型:
- 第一種會深入皮膚深層,破壞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導致皺紋和光老化。
- 另一種則集中於皮膚表面,引起紅腫、脫皮甚至發炎。
皮膚在曬傷後,一般會出現以下症狀,包括:
- 局部症狀─皮膚出現疼痛、紅腫、發炎,觸摸時感覺灼熱,甚至可能會出現水泡。
- 全身症狀─嚴重可能會伴隨頭痛、發燒、噁心或感到精力不濟。
如果曬傷後出現高燒、嘔吐或感到思緒混亂等症狀時,就要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急救方案
如果真的出現曬傷情況,應迅速採取以下措施,以舒緩受傷的皮膚並減少進一步傷害。
急救處理:
1. 降溫─用冷水濕敷或涼水洗澡,能有效減少灼熱感和紅腫。每次冷卻約10分鐘,每日需要進行多次。
2. 保濕舒緩─使用冷藏過的保濕乳液、蘆薈凝膠、爐甘石乳液(Calamine lotion)或含有積雪草成份的保濕產品進行舒緩,這些產品能有效舒緩曬傷皮膚,減輕乾燥紅腫並促進修復。
3. 補充水分─曬傷後身體容易出現脫水情況,多喝水能幫助身體和皮膚恢復水分。
4. 保護水泡─如果皮膚出現水泡,千萬不要弄破,因為保持水泡完整能保護皮膚,幫助癒合。
進一步護理:
- 清潔傷口─若水泡破裂,應用溫和的肥皂清潔,避免感染,並使用沒有黏膠成份的敷料覆蓋著傷口,避免皮膚受損。
- 避免再度曝曬─曬傷的皮膚極為脆弱,所以應遠離陽光或穿著防曬衣物。
護理注意事項
由於曬傷後的皮膚處於受損狀態,所以在處理時要格外小心!
- 避免摩擦─不要使用去角質產品或粗糙布料清潔皮膚,以免加重損傷。
- 避免使用刺激成份產品─有些強效的護膚品的成份可能會引起刺激,所以應該選擇成份溫和的產品。
- 穿著寬鬆衣物─避免衣物摩擦令皮膚受損,所以避免穿著緊身依服,讓皮膚有更多空間進行自我修復。
曬後修復黃金時間
曬後修復的黃金時間一般是曬後的第一到第三天,因為這段時間,皮膚處於炎症早期階段,迅速降溫、保濕和舒緩能有效減低之後出現脫皮和色素沉著等情況,讓皮膚更快恢復健康。
加強保濕與抗氧化
曬傷後的皮膚要特別進行溫和的日常護理,包括:
- 使用溫和清潔產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成份的潔面乳或清潔劑,以免令皮膚進一步變得乾燥。
- 加強保濕─可選用蘆薈凝膠或含有積雪草成份的保濕乳液,幫助修復皮膚屏障並減輕癢感。
- 勤補防曬─曬傷後應更加注重防曬,每天需要塗抹高倍數的防曬霜,而且要每兩小時補塗一次。
- 抗氧化護理─選擇含有抗氧化成份的護膚產品可有助於減少紫外線造成的自由基傷害。
醫美修復方案
如果曬後出現色斑或膚色不均,醫美療程可以作為修復的輔助方案。
激光療程
激光療程是一種有效解決色素沉著和膚色不均的選擇,能針對曬後形成的斑點進行淡化,幫助均勻膚色。不過,激光治療需在皮膚完全恢復正常狀態後進行,需要等待至少兩周或更長時間,避免對皮膚造成進一步刺激。
LED紅光療程
在曬後早期階段,可以選擇LED紅光療程作為非侵入性治療。這是一種利用低能量光波的技術,能夠促進細胞修復,加速膠原蛋白的生成,幫助肌膚更新。
醫美療程應配合個人皮膚狀況作選擇,並諮詢專業醫療人員的建議,以確保效果和安全性。
缺乏修護 影響皮膚
若曬傷後未能及時修護,可能導致各種長期問題包括:
- 色素沉著─曬後色素沉著可能會形成永久性斑點。
- 皮膚屏障受損─膚質會變得敏感,容易受外界刺激。
- 光老化─膠原蛋白加速流失,導致皺紋和鬆弛。
- 增加皮膚癌風險─反覆的紫外線傷害可能會提高患上皮膚癌的風險。
內外防曬小貼士
防曬技巧
- 防曬霜─出門前20至30分鐘塗抹防曬霜,每2小時補塗一次。
- 物理防護─使用遮陽帽、防曬衣物和太陽眼鏡,減少直射陽光對皮膚的傷害。
- 避開高紫外線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是紫外線最強的時間,盡量減少外出。
飲食調理
- 抗氧化食物─多攝取紅橙色蔬果(如胡蘿蔔、番茄)、綠茶和堅果等,幫助減少紫外線引起的自由基損傷。
- 補充水分─多喝水保持身體水分平衡,促進皮膚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