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神偷 偷走了甚麼?
近來「香港精神」這幾個字聽得很多,多得近乎有點反胃。
《歲月神偷》一劇演活了上世紀 60 年代香港人「逆境自強」、「拚搏進取」的故事,拿了個國際電影獎,也引起(部分)港人共鳴,特區政府指香港精神受到了表揚……
在青海當義工的香港人黃福榮,於地震中救人時不幸遇難,民政局局長曾德成指黃福榮代表香港精神,要追封他一個金英勇勳章……
香港單車隊運動員黃蘊瑤早前在廣州亞運會比賽中途發生意外後仍堅持負傷繼續比賽,曾德成局長又於網上撰文表示這是香港人拚搏精神的印證……
同樣是廣州亞運會,香港之寶─黃金寶在男子公路賽成功衛冕金牌。港府隨即發聲明,稱讚阿寶充分發揮香港人永不言敗的精神,創造了香港傳奇……專誠到廣州為港隊打氣的行政長官曾蔭權也指港隊在今屆亞運取得佳績,表現出拚搏精神,掀動全港市民的心,感激他們表現出香港精神……亞奧理事會副主席霍震霆為黃金寶頒獎時說,這塊金牌是阿寶整個生涯的里程碑,也代表了香港精神,香港人都會以他為榮……
當然,以上事跡全都值得我們鼓掌、都是教人敬佩的,但那就是香港精神嗎?廣州沒這種精神嗎?澳門沒這種精神嗎?紐約沒這種精神嗎?德蘭修女、曼德拉、昂山素姬、米高佐敦沒這種精神嗎?不知是不是香港政府最近很不精神,因此不管紅事白事,只要是被人肯定、受人頌讚的,統統都拿來與香港精神掛鉤、抽水一番。看來說這種無時無刻不忘「搵著數」的精神是香港精神,相信更有說服力。
那到底甚麼是香港精神?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於年初進行了一項香港市民對「香港精神」態度的電話意見調查,結果歸納了 7 項「香港精神」普遍應有的特質,分別是「逆境自強」、「拚搏進取」、「靈活適應」、「勇於創新」、「積極樂觀」、「刻苦奮鬥」和「關懷互助」。
以上所提到的各項特質(或是說普世價值觀所認同的人性之優點、美德)當然不可能是香港人所獨有,要引之為香港精神,理應是普遍香港人都擁有這些共同特質。但撫心自問,今天香港人真的普遍都擁有這些特質嗎?再說,為何《歲月神偷》要借 60 年代為背景,去描述香港人「逆境自強」、「拚搏進取」的故事呢?用現代作為背景,故事又會一樣嗎?
今天香港經濟掛帥,事事講效率、講功利,普遍香港人的特質又是怎樣的呢?我看到普遍是為富者不仁(千益家財的地產商,居然能蓋出賣幾百萬,但房間卻容不下一張標準長度的床的樓房)、逐利者不義(銀行僱有千萬年薪的金融專才,仍照樣售賣那些明知超高風險的雷曼迷債給毫無金融知識的公公婆婆)、掌權者無德(多少掌握政策的高官在位時有意無意大開方便之門,退休後大模廝樣飛奔到曾經「受惠」的大集團領取千萬年薪)、求上位者寧捨原則(這點在政治舞台例子太多,不贅),即使下至基層,亦無不以能作為「醒目仔」、懂搵快錢而自豪。我們能否認這些就是現今香港人的普遍特質嗎?當然還有例外的,但那只是小眾,或被稱為「傻仔」。
根究這些香港精神的變質,與整個社會的背景、教育是有莫大關係的。
50 到 70 年代的香港人出身貧窮,大都是逃避戰禍、政禍而走難到香港的,他們沒錢沒身分沒地位,因此都很謙卑(也不到你不謙卑);也由於沒退路,因此只有自強拚搏;沒任何條件資源可靠,只有靠雙手打天下。今天香港開口埋口自稱國際大都會,我們還謙卑嗎?我們的下一代吃得飽穿得暖,被培養成消費品奴隸,有經歷過拚搏是怎麼回事嗎?
我們上一代的父母大都沒受過太多正規教育,但卻比現代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的父母和老師更懂得教育下一代,他們沒法教我讀書識字,但卻會教我要謙卑、會教我不要急功近利、會教我能夠幫人的便盡量幫、會教我要多吃點苦頭才會成長、會教我得人恩果千年記,還會教我做人要有情有義。這些,他們都不單只是用口教的,而是用身教的。今天的父母、教育和社會給年青人灌輸的又是甚麼呢?
「香港精神」讓人聯想到那麼多優點和美德,那是上幾代人積累下來的老本。今天你(尤其是政府)口口聲聲說「香港精神」、「香港精神」,說到好像自己真的擁有這些優點美德,拿鏡照照,你不面紅,作為香港市民我都尷尬。唔該積吓口德啦!
BTW,其實我們還擁有上一代的「香港精神」嗎?我相信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依然是有的,但可能需要某些特殊能量才能激發出來;靠我這千來字,當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