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七月, 2008

有血有汗 有因有果

我很相信因果的,尤其簡單因果者甚。甚麼是簡單因果?即是說你不播種是不會有收成的;如果播下蘋果種子,種出來的一定會是蘋果來的,凡事都應該是這樣的,不是嗎?至於複雜的因果論,例如到底是好人有好報?還是殺人放火金腰帶呢?由於太複雜了,當中太多變數及我們看不見的因素、太多各種因果的累積和相互影響,真的是太複雜了,以我的智慧實在是搞不懂,所以一般我是乾脆不會去理它的,總之盡量做自己判斷過、過得自己,認為是對的事就是了。

請不要敏感,我不是想說做雜誌有血有汗有幾慘,我今期只是想說說做運動而已。而且有血有汗不就見得一定要朝不好的一邊想的。

經常看到一些調查顯示香港人(或都市人)的運動量不足,亦經常在政府的宣傳片上看見推廣運動的好處;但另一方面,又好像常聽見身邊朋友說去做運動(大多說去做 Gym),而走過鬧市的健身中心,也定必看見一大群人對著玻璃幕牆「表演」跑步或 Sky Walk 給大家看。不管現實情況是怎樣,做運動對身體有益是不爭的事實。只是今天大部分人做運動的目的是甚麼呢?怎樣做運動才是真正對身體有益呢?

先談運動的目的。其實今天很多人做運動的最終(或說真正)目的並不是衝著健康。他們想達到的不外是要減肥、要纖形,或是要線條、要肌肉,這是甚麼來的?說穿了,都是為了外觀、為了好睇、為了型。所以這類人是不會問怎樣做運動才會健康的,他們只會問怎樣做才會減到磅、Build 到 Muscle。當然,也有不少人真的為了健康而做運動的,但他們可能真的以為只要做運動便對身體有益,卻忽略了怎樣做、在甚麼環境做才真正有益。

不管做運動的動機是甚麼,不少現代人普遍都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在冷氣間做運動。再下去談這個錯誤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做運動這個「因」,會為我們帶來甚麼「果」。

歷經千萬年的進化,其實人體的結構是非常精密和聰明的,它會因應不同人的生活習慣和需要去重點強化有關方面的系統。即是說我們常去「運」用、常去「動」的部位,我們的身體是會自動去強化它的。從外在看,所以肌肉結實了(玩重量運動的更會大隻了);而心和肺這兩個負責運送在運動中必定會增加消耗的血和氧氣的器官,不論做甚麼運動,工作量也一定會增加,所以隨著經常的運動,也一定會強化起來,這是簡單的因果,是一定會發生的(當然我指的是一個身體健康正常的人而言)。但運動的果就只是強化器官和肌肉嗎?不是的,那只是其中一個果,而且這個果不是一朝一夕可見到的(因此別奢望 3 年才跑一、兩次步會強化心肺功能,會猝死的機會可能更大)。反而每次運動都出現的果正是大部分人都忽略甚至是倒過來去制止的,那就是出汗。正如上面說,身體是很聰明的,它不會冇嗰樣整嗰樣無啦啦去叫汗腺排汗去浪費體內的水分的。可能已有人很聰明的搶答─幫助散熱嘛!對,對得不得了!但同樣道理,身體是不會無啦啦發熱,然後又要去出汗來散熱的。一切的果,都自有其因。既然我們的身體每一次做運動都要我們出汗,一定有原因的。但偏偏現代人都追崇享樂,最好一切的事都要舒服,連做運動都不例外,因此愈來愈多人,選擇到室內、有冷氣的地方「舒舒服服」不出汗地做運動。試想想除非你認為運動出汗是錯的、是身體有毛病,否則做運動出汗便是最簡單合理,我們硬要和身體對著幹,你認為這樣倒行逆施會有益、會有好「報應」嗎?

其實做運動(因)出汗(果)的好處可能是眾多「果」之中最好和最快見效的,只是一向沒被好好宣揚,甚至是被忽略了。我嘗試用我對此有限的知識去說明一下(不過先此聲明,我既不是醫生,更非中醫,只是以我從各方面得到的資料、從日常生活中學習到的經驗、從老人家傳授的智慧,再加上自己的分析所得的認知和大家分享而已,有不同意的,歡迎指正和討論。總之信不信由你。)。出汗有其好處和作用,其實例證早見於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君不見長期處於寒冬的芬蘭人發明了密室烤烘的芬蘭浴去強迫自己出汗嗎?也常聽到人們說:「噓,做完運動,出了一身汗,舒服晒!」而以前的老人家更會借助強迫出汗來治病,諸如發燒、感冒之類的病症,之所以有「焗一身汗便會冇事」之說。

其實出汗的好處、可治的症還不只於此,它也可治久咳、寒痰、哮喘,甚至是皮膚問題。這不是我亂說,是有其依據的。因為負責管理氣管、肺葉的是我們經絡中的肺經,它亦與大腸和皮毛同屬一個系統,因此暢順的排汗(甚至大便)都對這些相關器官的毛病具有療效。例如感冒所引致的發燒,在中醫醫理上稱為「表症」。「表症」者,即病尚在表皮,未侵臟腑。若能及時處理─即舒緩肺經,幫助(或強迫)排汗,發燒的症狀自然會消退,此之所謂「解表」。焗汗只是強迫出汗的一種民間傳統方法(因以前看醫生沒今天方便),中藥之中便有不少是用作「解表」的。但很明顯,用藥迫出來的汗或焗出來的汗,都不會及得上做運動時身體所自然發的汗來得好。但有一點必須注意,就是出汗之後一定要擦乾,不可任其留在皮膚之上風乾,尤其不可被冷氣吹乾,否則寒氣會反侵身體,即老人家所謂之「攝」親,這樣不但治病不成,反會令病情加深,此為大忌,切記切記。

當你明白到出汗的好處和原因後,你還會堅持要在有冷氣的地方做運動嗎?還會想盡辦法去令自己不出汗嗎?其實我們要多相信自己的身體,它是跟你沒有仇的,是不會整蠱你向你講大話的,它的每一句說話(表癥)都是一個果,都是因為有些事發生了要讓你知道;是身體和你溝通的方法。如果你不理它,甚至強行截斷它和你的溝通(最常見的方法是吃止痛退熱的藥物或打針,甚至出動抗生素),通常都不會有好結果的。

上面所講的,其實只算是中醫、經絡學說中的皮毛常識而已,在中國已應用何止千年。若能掌握善用,豈只養生療病,對美化容貌更有莫大裨益;只是今天懂得這些常識(知道如何解讀身體的訊息及其相關關係)者又有多少呢?如各位看過本編者話,發覺對中醫、經絡、養生美容等題材感興趣的話,不妨來信、來 Email、來電甚至來出版社告知,若感興趣者眾,我可再寫多些有關題材,一齊看清楚那些人的表表、裡裡;正正、邪邪;陰陰、濕濕;虛虛、實實;寒寒、熱熱⋯⋯到底是啥傢伙,又怎樣面對才讓我們活得更健康、更美麗。

如果成功勾起大家的興趣,我種下的這個「因」,便算結到甜美的「果」了。

單車啟示錄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犬女終於在 6 月 15 日,即是她 10 歲那年的父親節那天,學識踏單車(自行車)了。對大家來說,這可能算不上甚麼好消息(甚至關人鬼事咩!),但對我來說,這不單是好消息,也結束了一直以來的尷尬,更帶來一個重要的啟發。

犬女不是最近才學踏單車的,不算 BB 時期坐的那些三輪單車,還未學懂之前,真真正正的單車就已經買到第 3 輛了。為甚麼會買那麼多?她不是遺傳了我收藏車的嗜好,只是買了第 1 輛,學來學去學不會,結果丟在一邊廢掉了。過了些時日,心有不甘又買一輛給她;再試,又學不會。後來搬回市區居住,由於環境所限,學習的機會便更少了。第二輛單車的下場也和第 1 輛沒兩樣,只是屍體還躺在陽台,尚未下葬而已。直到父親節那天,她突然對我說:「老竇,可不可以再買一輛單車給我?」雖然我的心裡在想:「又來?!」但口裡仍是說出:「好啊!」

我不算太寵孩子的一類父親,不是女兒要風便得風,要雨便得雨的,單車買完一輛又一輛是因為我認為單車是孩子必須懂的一種基本技能,也是必須玩的一種運動;難得她仍有興趣,怎會不舉腳支持呢?

至於尷尬,其實只是存在自己內心,一直都沒跟人說。話說從小到大,所有有關平衡的玩意都難不倒我,不管是 Roller、Roller-blade、溜冰、Wakeboard、滑雪,統統都難不倒我。雖不至天生出來就會,但一般學上不超過 1 小時便會行會走。至於單車,就更是強項中的強項了,中學時期九龍及新界的大小街道和高速公路,都曾留下不少我和我至愛的 「Dup」 頭車的蹤影。所以一直一廂情願的推斷擁有我這方面優良 DNA 的女兒也應該不遑多讓,學踏單車?應該也像跟吃菜一樣容易吧!直到一次、兩次、三次⋯⋯的失敗,百思不得其解,沮喪之餘,不禁想到難道 DNA 出了甚麼問題?還是當年出院時在育嬰室抱錯了人家的 Baby 走?反正每次看見人家 4、5 歲的小孩已騎著單車到處飆,自己牛高馬大的女兒卻還未脫離那一對輔助輪,唉!感覺真尷尬⋯⋯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推的扶的教法試過了,但一放手便跌;放她在斜路衝下來,又把她嚇得哭了;用單車、電單車載著她感受一下甚麼叫平衡,又感受不了。其實後期我的心態已發展到順其自然吧的半放棄狀態,直到父親節那天和女兒走入旺角金魚街的功學社單車舖選擇第 3 部座駕時,店內的師父問她是不是初學啊?女兒點頭,但我心想你怎可算是初學啊,只是一直學不會而已。然後那師父(Danny 哥哥)為她選了一款我認為太大的單車叫女兒試坐,稍為調校好合適的高度、坐姿後問她會不會怕。面對比以往那兩輛要得多,又沒有輔助輪的新車,她毫不猶豫的大力點頭。Danny 哥哥安慰她不用怕,按他指導的方法,大概學 30 分鐘,頂多 35 分鐘便應該會學懂。我站在旁邊看著同樣帶著懷疑眼光的女兒,心想:「呵呵!不會吧,她那個對平衡方面那麼有 Talent 的老竇教了不只 3 年都教不會,經你一點,30 分鐘便 OK?未免有點口輕輕吧!」當然我只是心想,並沒有插嘴,只見 Danny 哥哥說了些聽起來沒甚麼了不起,但又好像有道理的學習方法叫女兒照著練,然後問我要不要也挑一輛單車,否則小孩子學會了你在後面跑著追會很累的。

我帶著走著瞧的心態付過款,帶著女兒和她的新單車回家到樓下公園做實驗去。實驗的結果是,我寫這篇稿前剛剛到功學社為自己買了一輛單車!詳盡一點的實驗報告是:「犬女按著 Danny 哥哥所說的方法練習,用了只 15 分鐘,已自己騎著單車走到冇雷公咁遠了。」報告完畢。

這件事令我想起近日一班業界朋友在電郵上討論的一個題目─請人難。又話說有一天幾位同業在不同場合聊天時分別都談到美容行業請人難這個問題,不少阿姐級、會長級的老闆娘,都訴說要親自落手落腳為客人做 Facial,更有有 Booking 但沒人手應接而考慮是否該把分店合併的個案。這不正正就是我在 5 月分編者話中伏留下來的問題嗎?當時我的擔憂是政府的教育及職業教育政策設計、施行和資源分配投放時,未有充分研究、考慮到行業的生態和特色,結果勢必改變行業的生態環境,最快出現的現象是汰弱留強。可憐的香港中小企,從來都充當弱者的角色,管你在行業發展史上留下了甚麼功績。所以從 2006 年開始,儘管報讀美容課程的整體人數可能沒有下跌,但才 3 年而已,民辦美容學校的收生狀況早已是每況愈下、捉襟見肘了。而我所擔心的長期影響─行業人力資源失衡,似乎也開始浮現了。

問題出在哪裡呢?不就和犬女學單車一樣嗎?即使老竇很叻(自以為)、女兒又肯跟你學(因為沒選擇而已)、你又有錢買單車、又肯花時間教(可能只是在浪費女兒的時間而已),也不一定能教得出來的。

專業畢竟是專業,不是有政策和資源就能取代得了的,還得有長時間的經驗和成果累積才能成事。當務之急是如何撥亂反正,並為傳統美容學校進行急救。要不然,3 年又 3 年、3 年又 3 年,到時候美容行業的發展,我真是冇眼睇了。

至於急救方法?那要集思廣益,絕不是我一個人的力量所及了。短短兩個月內我一再提出同一問題,是想大家真正 Aware 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函 or 來電交流。

P.S. 如你也有孩子未學懂踏單車,也歡迎聯繫,我可轉述真正專家的教法,原來只要方法對,真的很容易教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