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天展覽 3 公升咖啡和 3 件大事
月來連續跑了世界其中兩場最大的美容展覽會─3 月分的廣州美博會和 4 月的意大利 Cosmoprof。辦了《香港美容》10 年,也跑足了 10 年的美容展。由最初的看檔口賣書招訂閱、跑展位跑活動採訪拍照片,到有點人認識邀約出席展會期間各大中小活動飲飲酒握握手,到坐在中酒 Coffee Shop 一整天屁股不離座喝下 3 公升咖啡見盡近 90% 想見/要見的人,3 日下來在自己 Booth 的時間竟不到 30 分鐘。
看似不務正業,實則不然。參與展覽會目的無非 3 大個。 1. 展示成果、推銷商品,開發客戶,締結業績;2. 與舊客戶聯絡感情、結識新目標客戶擴闊網絡、尋找商機;3. 收集資訊,了解行業狀況,展望未來發展趨勢。10 年以來,沒正式統計過跑了多少場展覽,粗略一計,該不下 200 場吧。每場展覽其實都重複著上述 3 種工作,只是現在人老了,骨頭也硬,跑不動,所以便選擇了最懶的工作─坐著與行家吹水(聊天)度日。
兩個展覽下來,碰到的業界朋友少說也有數十位,總括下來,出現比率最高的話題也是 3 大個。1. 歐羅不斷升值。記憶中,這現象已一直持續了近 6 年,由當年 1 歐羅對 5 元多港幣一直上升,當你不相信它會升過美元,它便破給你看;當你想應該不會過 10 港元吧,今天好像已迫近 12.5 了!這 5 年多以來近 130% 的升幅對主要代理歐洲品牌的香港代理商來說,不能不算致命的打擊。最慘的是這些匯率成本的升幅,在劇烈的競爭環境下,代理又不敢轉介到用家身上,最後只有「硬食」了。有人戲說歐羅應不會升穿英鎊吧?嘿,不敢再瞎猜了,只怕好的不靈醜的靈便死得人多了。
第 2 個最多人談及的話題是美容業的生意愈來愈難做。這現象我已提出過不只一次,而且情況已成線性 (Linear) 蔓延,遍及前線服務和批發,美容培訓更是重災區。在今天市場虛火旺盛、樓價高企(即租金高企)、工資上揚、港元匯率繼續像軟腳蟹,再加上高通脹等種種不利條件下,這苦水看來還要吐一陣子。
第 3 個話題同樣是纏繞美容業多年的問題─員工難求。記得在 2001 年也寫過這問題,那時的失業率約為 5.7%,有近廿萬失業人口,相對今天約 3.4% 的失業率高得多。當時招聘員工已見困難,今天便更不用說了。但為何美容業不論在高或低失業率期間都面對招聘困難呢?是待遇太差嗎?是培訓追不上市場需求嗎?近年政府不是投放了不少資源在美容培訓嗎?為何第 2 個話題又會說美容培訓生意是重災區呢?
讓我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成因。首先,美容業的多個不同工種如美容師、纖體師、彩光師、美甲師、美容顧問 (BA)、美容指導(即產品公司的 Trainer)、美容產品業務員等,都必須掌握有關服務或產品方面的技術和知識,即是說不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或從事其他行業的從業員隨便、隨時可入行,而是須要學習有關專業知識才可入行,或須在入職後馬上苦讀惡補有關知識與技術。但礙於經營市場的劇烈競爭,加上這類工種的收入大部分都和業績掛鉤,以致新加入的從業員一般都不易達到「理想中」的專業級收入,更多的是在過度期中已決定「自行淘汰」,選擇放棄。於是招聘活動便周而復始地進行,反觀少數能留下來的,一般收入都能高於全港入息的中位數。
從上述觀察所得,初期晉身美容行業的人員流失率是偏高的,再按此推論,美容知識和技術的職前培訓市場亦應有持續性需求。而事實亦如是,過去十多二十年,香港確實孕育了不少知名的民辦美容培訓機構,今天數以萬計的美容從業人員,絕大部分莫非他們的桃李。
不過由於近年有多項資源政策投放到不同行業(包括美容業)的職前技能培訓領域,例如中小企培訓基金、技能提升計劃、僱員再培訓計劃、展翅計劃、毅進計劃、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以致持續進修基金和新推出的應用學習課程等,都大大改變了美容培訓行業的生態。從一般邏輯角度去理解,有資源投放到一個行業應該比沒有好,只是實際站在美容行業去感受,情況卻剛好背道而馳。由於一向以來,民辦美容培訓機構都是自力更生地在市場上競爭,提供的課程和競爭力的重點都放在課程是否切合市場所需,受訓的學員是否為市場所接受;數十年來,一向如是。直至政府陸續有不同培訓資源(即 $)投入市場後,傳統民辦美容學校的競爭力便有若江河日下,一去不返。原因何在?其實不難理解。民辦美容培訓機構的強項就是技術與經驗,在沒有資源主導下,這兩項絕對是最大競爭優勢;但在政策及資助出台之後,則是另一個故事了。首先幾乎所有這些政策及資助,都不是為這類民辦培訓機構度身訂做的,反而一些在美容培訓領域經驗不多的辦學團體、官方、半官方、公營機構以至大專院校更佔優勢,因為他們的背景及架構本身就對申請和取得這些資源有先天的合適條件。雖說一般民辦美容培訓機構「如合資格」的話,也可申辦有關資助課程,即使撇除其「先天資格不足」的缺陷、對有關遊戲規則的不熟悉、申請的經驗缺乏和無法應付大量行政工作的需求等,經死因聆訊後發現,這些都是專長就是培訓,而且還要落手落腳親自參與教學工作的民辦美容培訓機構經營者的致命傷。
有人說這是汰弱留強的過程,我對此則稍有保留。淘汰了一班最有實戰經驗、一向提供最貼合行業所需培訓的機構是否好事?會對行業的短期及長期人力資源造成甚麼影響?暫時我未敢妄下定論,我只見美容學校經營愈來愈困難;美容行業也愈來愈難請人。我也希望若干年後,有人來告訴我,當年只不過是杞人憂天而已。
後記:說真的,太多美容行家托我介紹員工了,若閣下自問工作勤奮、對美容行業有興趣(當然有經驗更佳),我手上有大量美容師、Trainer、美容顧問、業務員等職位可轉介,毋須抽佣(亦不抽水),只要做好你份工即可。歡迎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