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點算 點算過年

boom-new8-copy.jpg

終於過年了,終於能和像連了體的寫字檯稍事分割幾天,終於可以暫時 Off 了腦袋中的業績、Shut down 人際關係、Ignore 開會日程和甚麼條例,徹徹底底的消失一陣子,即使就只那一陣子。

忙了整年,難得幾天假期,你有沒有抽空和自己說說話?

向其他人交代了一整年,有沒有向自己交代一下,看看與期望中的自己,到底走了多少樣?

歲晚收爐,是時候梳理一下過去一年的心路。我的方法很簡單,看看曾經寫了些甚麼。

有人問我為何寫的總是那麼憤世嫉俗。都幾十歲人了,我當然明白現實和理想世界會有差距,只是很難接受每天生活和面對的,會與小時侯父母教的、書本上學的、老師灌輸的,原來會有那麼大的差距,且日益擴大。人本來都該有的素養:禮、義、廉、恥、責任、義務、關心、愛心、包容、量度、寬恕、知足、適可而止⋯⋯難道所有都是用來騙小孩的嗎?會憤怒,因為我看到⋯⋯

當 父母愈來愈疼愛子女時 孩子卻愈來愈不懂得長大
當 愈來愈多教育經費時 文化卻愈來愈沒落
當 情人節愈來愈多人送花時 離婚的人卻愈來愈多
當 居住得愈來愈擁擠時 認識的鄰居卻愈來愈少
當 購物消費愈來愈瘋狂時 開心的效果愈來愈短暫
當 愈來愈多人以為可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時 卻愈來愈多人像機械人般排隊做著相同的事
當 有愈來愈多的法例定立時 管治卻愈來愈混帳
當 香港愈來愈多人從政時 政治環境卻愈來愈烏煙瘴氣
當 愈來愈多的家居用品時 家(地球)卻愈來愈不適合居住

我看不順眼的,難道大家都看不到嗎?還是我太敏感了,那些根本不是問題?

廣告上說護膚品能留住青春,但只有夢想才可讓你真正不老!
人終會老去,但人的心可以不老、理想可以不去!
香港美容的雜誌會過期,但香港美容的編者話不會過期!

有些朋友說我像美容界的長毛,很憤怒、很激。其實我的「毛」不十分長,也沒長毛激得那麼義無反顧。我只是想,有許多事情可能大家都未必敢做,但係⋯⋯講吓都得啩?

祝大家在新一年
「敢作敢為」!

年尾二、三事

在美容行業久了,同業賞面,常邀請出席各大小活動,行業的百態算見過不少,其中有一種令我最有感動的。

話說最近與一家相識於相互創業初期的公司(客戶)「重逢」─中間不知出了啥亂事兒,有好一段日子沒怎樣往來。近日重逢,正值她們碰上些困難事,卻讓我又一次重拾那感動的情景。做人也好、做生意也好,最好當然是順頭順境、路路暢通。但人生從來就不可能會是這樣一回事,遇上挫折幾乎是必然的,這點你我皆知。

我不是心理變態見到人家遇上困難挫折便會開心感動。讓我感動的不單是她們沒有因遇上困難而放棄(放棄了,我們便少了一個客戶喇 :p),更讓我感動的是讓她們繼續下去和克服困難的最大動力,原來是來自她們一群客戶的支持和鼓勵。事業的價值其實不單在成功之後去享受果實,也在於體驗奮鬥過程中同伴(包括所有支持你的人)與你並肩作戰的那些可歌可泣日子。

常言無商不奸、無奸不商,賣與買雙方更常站於對立面,為維護各自利益而爭取、而自我保護。因此能擁有長期客戶,進而發展至互相關心、支持,甚而成為好朋友的公司,不管她賺錢是多是少,單就這一項經已是大成就了。因為促使這種遠遠地超越買賣關係昇華的,是兩種必不可少的元素─真誠與信任。你以為人人都會擁有這些人性的優點嗎?

且看看一件「人家」的事⋯⋯
上月某日,消費者委員會揭發電訊公司聯同所謂「資訊供應商」透過濫發手機短訊、濫收費用,過分者甚至收取用戶過萬元短訊費,引發大量有相同遭遇的市民致電電台斥罵。更揭露不少市民曾向電訊管理局投訴有關遭遇但卻不獲理會,讓這些蠱惑商人猶如搶錢般經營卻「無王管」。事件驚動曾特首,即時責成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跟進,電訊管理局急召 5 大電訊商開會,同意 1 個月內完成制定 4 項自願性業務守則云云⋯⋯。

再看看一件「自家」的事⋯⋯
同日,我接手處理一宗消費者對美容院的投訴。消費者指在美容院以銀行提款卡 (EPS) 購買服務時(服務還未做的),沒注意職員在商議好的消費金額上多按了一個 “0″,便輸入了密碼,在美容院開出收據時才發現銀碼不對。原本預算數千元的消費卻被提取了數萬元現金。她在現場即時要求取消有關交易卻不獲美容院接納,於是向我們求助。我嘗試介入調停,希望化解糾紛─我建議既然美容院尚未提供任何服務,是否可考慮按消費者意願取消交易或將交易更正為消費者原先願意消費的金額,讓消費者在自願和樂意的情況下消費呢?但換來的回應卻是「不可能!若她(消費者)不願意,又怎會肯在交易時輸入密碼呢?很明顯她是自願的!若取消或更改交易,我們豈不是損失了幾萬元?至於為何她(消費者)會在看到收據時馬上要求取消交易,那是她的個人問題,我們不知道。」⋯⋯

消費者已分別向警方及消委會求助,事情可能會像濫發手機短訊事件般鬧大,也可能會無可奈何。會怎發展下去,我不知道。

2010 年剛開始,借佛家故事一則和大家分享。希望我們這個在世界上人與人接觸最親密的行業,人人都以真誠待客,讓每個客人都對美容業充滿信任;希望我們除了能讓每個客人漂亮地步出美容院外,也能讓每個客人笑著步出美容院。

不過一念間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師父:「師父,我們在辦公室被欺負,太痛苦了,求你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工作。」兩個人一起問。

師父閉著眼睛,隔半天,吐出 5 個字:「不過一碗飯。」就揮揮手,示意年輕人退下了。

才回到公司,一個人就遞上辭呈,回家種田,另一個卻沒動。

日子真快,轉眼 10 年過去。回家種田的,以現代方法經營,加上品種改良,居然成了農業專家。另一個留在公司裡的,也不差。他忍著氣、努力學,漸漸受到器重,已經成為經理。

有一天兩個人遇上了。農業專家說:「奇怪,師父給我們同樣『不過一碗飯』這 5 個字,我一聽就懂了,不過一碗飯嘛!日子有甚麼難過?何必硬呆在公司?所以辭職。你當時為甚麼沒聽師父的話呢?」

「我聽了啊!」那經理笑道,「師父說『不過一碗飯』,所以不管多受氣、多勞累,我只要想『不過為了混碗飯吃』;老闆說甚麼是甚麼,少賭氣、少計較,就成了。師父不是這個意思嗎?」

兩個人又去請教師父。師父已經很老了,仍然閉著眼睛,老半天答了 5 個字:「不過一念間。」然後,揮揮手⋯⋯

生意和工作,不過是人生道路的一些過程,人生道路還有很多很多的其他過程。但所有我們走過的道路,都會留下我們的足印痕跡。有時在一念間,不同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因此也留下了不同的足印。你會希望在人生道路上留下怎樣的足印?有人會掘盡心思、無所不用其極,雖賺得家財千億、腰纏萬貫,但卻受人唾罵;有人會以誠相待、以客為先,只賺該賺的、合理的利潤,賺的可能不太多,但換來尊重和認同。成就、滿足、價值,人人的定義不同、標準不同,就看你怎看待。

你想要開心,也不一定要做奸商的。賺得那麼盡,真的全嚥得下嗎?

祝福大家日日安樂自在。

不要搶佔 道德高地

09110806-copy.jpg

上月(10 月)消費者委員會表示,今年頭 9 個月收到不良營商手法的投訴較去年同期大增五成,達 3,000 多宗(不計算雷曼迷債個案),當中包括收費電視、旅遊會籍、纖體療程和美容等服務。同時更透露政府正計劃修訂《商品說明條例》,研究將服務業亦納入規管範圍,相信可望下年度提交草案進行立法程序。但由於立法需時,消委會建議在新例落實之前,有關業界最好能自行制定消費冷靜期,讓已付費購買服務的消費者有足夠時間去考慮所購買的服務是否適合自己。

其實消委會於「放風」之前,已相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和美容界進行非正式會議(我不知其他界別有沒有進行會議),商討由業界自行推出冷靜期事宜。當時分別有來自多個美容協會的代表出席,大家雖對政府暗示「我們不乖乖自己做點工夫便會落重藥」的態度有所擔憂,但面對要自行為業界制定消費冷靜期,則仍是議論紛紛,莫衷一是的。至於後來消委會總幹事在一電台節目中高調地表示美容業正面回應消費冷靜期,更有建議訂立 7 天冷靜期一事,又已是另一個故事了。

坦白說,在美容界推行消費冷靜期一事,在業界根本未有足夠及廣泛的討論。有個別經營者的手法過了火位/出了問題,那就是預繳式服務引致的嗎?為甚麼解決方法就是推出冷靜期?冷靜期能解決當中甚麼問題?推出冷靜期誰會得到好處?好處有多大?誰又會受影響?影響有多大?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冷靜期該多長?為甚麼是 1 天? 7 天?為何不是 3 天?不是 11 天?整個程序如何執行?冷靜期內退款的手續又如何?全數退,還是退多少?誰去監管?誰會參加?不參加會被罰嗎?還是參加了就等同好人,不參與就被 Label 成奸商?

以上的問題有人和你商討過嗎?甚或已有答案了嗎?如果沒有,你認為這就站出來向消費者喊「美容業有多少天的消費冷靜期了」會帶來甚麼後果呢?我腦海中馬上想到的後果只有兩個字─混亂。而這混亂的後果又會由誰去承擔呢?當然是美容服務的經營者了。

一向不贊成做未經深思熟慮的事情(一些純由生理反應或感性主導的事情例外)。可能有人會說可一邊做一邊修正,反正世上沒有完美的方案。若果那是你個人的事、你自家公司的事,你可以這樣說、這樣試。因為自作然後自受,是沒人管得了的。但現在可不是,當後果不是自己獨自承擔時,便更須三思而後行了,即使不可能等到想出完美的方案,最起碼也應探求到正確的方案。有沒有想過到底急著推出冷靜期的動機是甚麼呢?

一連帶出了一大堆問題,我自己也未完全想通想透,不敢妄下結論說設冷靜期是對是錯,但認為有幾個原則和基礎性的問題值得和大家探討。

1. 甚麼是冷靜期?或是說為甚麼需要冷靜期?我的理解是當一個人可能會在不太冷靜時作出了一個長遠或重大的決定(或採購);又或者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對所作的重大或長遠決定的內容達至充分了解,但當時又必須作出決定,所以最好便是在作出決定之後,仍給予適當的時間讓其再考慮、研究清楚(即是給予一個反悔的機會)。不過所謂重大,不一定是以金錢來衡量的。所以買部幾十萬的車沒有冷靜期,買份月供幾百元的保險有冷靜期;買一層一千幾百萬的樓沒有冷靜期,但花一千幾百辦離婚就有冷靜期。「稍為」明白了冷靜期,再看看在美容行業消費的產品和服務,內容難理解嗎?決定重大嗎?影響深遠嗎?都想好了,再來思考是否該制定冷靜期也不遲。

2. 冷靜期能解決消費者遇到的不良經營手法嗎?近年較常見針對美容界的投訴有:預付費用後經常未能成功預約時間獲取服務、與纖體公司簽訂的合約有不公平條款、美容院結業引致損失預繳款項、被長時間游說和以高壓手法迫使購買療程等。冷靜期除了在最後一種情況能讓消費者在「脫身」後要求取消之前在不情願情況下所購買的服務外,對於其他問題都是無甚幫助的。遇著不良的營商者,你定 7 天冷靜期嗎?頭 7 天保證讓你成功預約,過後才發作又何妨;遇上美容院倒閉,冷靜期更是無能為力,難道叫倒閉了的美容院重新起來,等所有客人都過了冷靜期再執過笠嗎?至於那些古怪合約,牽涉的是法律知識、邏輯思考的問題,不成以後要強制美容服務合約須由雙方獨立律師代表簽署不成?

3. 加入了冷靜期的美容院就是好美容院嗎?這個問題等同問奸商引入了冷靜期就不奸了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答案簡單不過了。反而值得關注的是,這會不會反而令消費者有錯誤的理解?更易誤信奸商?

4. 沒有了預繳式美容消費,是否就萬事大吉呢?顯然不大可能。預繳式消費只是一種形式,這形式能於行業持久運作,甚至演變成 Normal practice,已代表其在供求雙方得到一定的接受與肯定。形式本身不會忽然出了問題,出問題的是個別執行這形式的人。

到底甚麼該管?甚麼不該管?甚麼人該管?甚麼人該因為一小撮人該管而該陪葬?是否都要想清楚?至於如何執行、冷靜期該多長,那都已是後話了。

佔領道德高地、呼喊保障消費者,頭上不錯是容易出現光環,但在這高地的下面,又會是誰的屍體?

看 政府施政 明 青少年為何吸毒⋯⋯為何援交⋯⋯

香港特首曾蔭權 10 月發表了新一份《施政報告》,內容以推動經濟發展為主,提到除了會鞏固現行經濟 4 大支柱外,也會發展經濟新動力,令香港經濟更多元化─開展 6 大優勢產業,即教育產業、醫療產業、檢測和認證產業、創新科技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及環保產業,以促進更多就業機會和惠及不同階層的市民云云。

《施政報告》中亦提及青少年吸毒問題,重申為鞏固學生遠離毒品的決心,並及早幫助吸毒學生戒除毒癮,年底在大埔試行的校園驗毒計劃不可再拖;同時落實多項打擊毒禍措施,包括研究引入頭髮驗毒測試服務和邀請戒毒治療機構就康復服務提出意見;更會考慮在大埔區試行校園驗毒後,以校本方式在其他地區試行。

但最多市民關注的不是上述甚麼產業、甚麼發展,反而是《報告》未有觸及的樓價飆升問題;和曾蔭權在推行更換環保燈泡的政策上,做法有向其親家和兩家電力公司進行利益輸送之嫌引起廣泛討論。

我對最後的那個問題興趣不大。面對現實一點,從東方到西方、從古代到現代,除了在搞革命的時期、除了在政權爭奪的一刻,全地球有哪個地方當政權穩定下來後政商會不勾結的(穩定下來前不是不想勾,而是不敢貿貿然勾或未知應跟誰勾)?因為他們從來就需要相互支持,不斷透過某種形式的交換來各取所需,這事實根本就無須大驚小怪。所以你不難發覺知縣大老爺和員外見面時,雙方永遠都是烚熟狗頭的。只要是不過分、不離譜,這個問題我是很看得開的。慳電膽?「只不過」那 2 億幾的細眉細眼生意!香港人,算罷啦!

我有興趣的反而是 4 大、6 大產業,青少年吸毒、援交,和樓價太貴的幾個問題的相互關係。這幾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其實大有關連,同歸一宗。

先說產業,幾多大產業都是門面話,香港實質只有 2 大產業─金融業(即賭業)和地產業。其餘行業幾乎全都是在拼命賺錢,然後進貢給金融業和地產商,使他們愈來愈龐大,然後愈有能力去壟斷其他行業。而這個畸形進化過程其實已經成形,很難突破,更難扭轉。所以很多真正明白或不真正明白,知道這是「定局」的人,只好同流合污地一同推動這個炒作遊戲。雖明知金融機構和地產商賺了九牛,而自己才賺得一毛,但回報總比那些食古不化、自喻腳踏實地天天在揼石仔的傻佬好得多。因此只要一賺到錢,都必定會獻身給金融和地產,買樓買股票來「投資」。在香港,別無他選;硬頸者,只會「被迫下流」(往下流動也)。看今天香港的財富分布狀況、看少數財團壟斷多個行業、看金融機構(尤其銀行)店大欺客的橫行霸焰,均證此分析不虛。

要扭轉這局面,只有政府出手才可以。但很明顯,我們的政府是沒有這 Guts,也沒打算去平衡的,所以香港的未來仍然只會得 2 大產業。至於那些甚麼令香港經濟更多元化,開展 6 大優勢產業,都是鬼話、都是幫 2 大產業再上一層樓的財路。今時今日,沒地沒樓沒融資你搞甚麼產業?不管你搞甚麼產業也好,都得統統留下買路錢。至於你的那些甚麼產業能不能存活,銀行和地產商只會跟你說:「在商言商,那是閣下的問題啊!」至於口口聲說為 6 大產業「拆牆鬆綁」,例如透過免補地價改變用途來活化工廈,最後又是誰得益呢?難道政府認為允許工廈改變用途後,那些大業主會食懵咗繼續按工廈的租金水平收租嗎?

再說年青人。我們 6、70 後這一代中年人是相對幸運的─既有我們父母輩當年用雙手和血汗開墾香港時所留給我們的一點家當(些微的積蓄和些微的教育),加上那時代尚未發展至像今天這樣的「壟斷定局」,只要肯努力奮鬥,都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生活條件也是一定能得到改善的。但今天的年青人呢?他們為了甚麼而去奮鬥?為了學業?期望讀好書找份好工作?再創建自己的事業?為了未來的美好日子?

先說叫他們努力讀書吧。我在 131 期和 133 期的編者話已分別談到我們的教育根本一團糟,既是令孩子為讀書而讀書、為考試而讀書,更亂開甚麼學院、甚麼課程;亂推甚麼文憑、甚麼資格,不管三七廿一,總之讀到 30 歲都有得你讀。但別搞錯,那可不是免費午餐,是要結帳的(放心,沒錢的會有貸款安排)。我在慨嘆教育已日漸市場化,政府居然更敢無恥的大呼要把教育產業化!教育竟淪落為生財工具,我為「教育」默哀了 3 分鐘!結果會如何呢?結果是不斷讀書變了日後不斷還債。

讀完書就有能力還債嗎?不見得。今天大學生、副學士的賺錢能力有目共睹;各行業營商的利潤又大都被樓價吸乾,工資相對被壓低。還清一身「讀書債」後還要奮鬥多少年才儲夠首期進貢給地產商呢?之後又要奮鬥多少年才供甩層樓呢?想建設自己的家?再想要生活/生存得好一點?便要再再奮鬥多一點了。幸運的話,每天工作 10 多個小時,2、30 年後是有機會一家四口屈在 400 呎、連做愛都不能叫太大聲的蝸居的。這樣會是年青人期盼的生活嗎?想到未來這樣的生活,他們會快樂嗎?

當年青人看到這殘酷的事實、當他們看到政府為他們所作的「下流安排」、當他們想到他們的未來、當他們想到一生奮鬥的成果去了誰的手上,你拿甚麼叫他們去奮鬥呢?倒不如索 K 吧!起碼索 K 可以暫時忘憂;倒不如援交吧!起碼援交可以得到即時的所需。因為他們都不想/不敢去想明天啊!

我們都明白社會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當中沒多少個會成為大醫生、大律師(何況今天醫生和律師也不見得特別有競爭力)、沒多少個會成為社會精英,這是事實也是現實;但香港政府有讓這些願意努力的普通人有成為快樂市民的機會嗎?有讓他們有幸福的生活嗎?有讓他們看到值得去奮鬥的遠景嗎?其實今天的政府最關照哪些人的利益?大概是金融機構、地產商、藥廠和西醫,還有黑幫(為販毒和賣淫創造了龐大市場)吧⋯⋯反正就是所有壟斷者和惡勢力。

與其強制驗毒,不如強制政府面對青少年為何吸毒吧!

如果求學不是求分數

img_9305.jpg

政府宣傳片說「求學不是求分數」,但 Set 的遊戲規則卻是會考分數不夠便冇得升中六(即使那學生在學校操行很好、很有禮貌、很樂於助人)、高考分數不夠便冇得升讀大學(即使那學生很有正義感、很有領導才能、很明辨是非)。政府究竟你係咪精神分裂?

這類浪費立稅人血汗錢的 API 不單說明了政府精神分裂,更證實了政府講一套做一套,更更證實了做官的真的只是想在任內做好佢自己份工─從來冇人立志要教好你個仔。

因為潮流興「講」問責,而官場文化的所謂問責是要可量化、可量度的。即是用了的教育公帑可提供多少個學額、多少年教育,最後 Output 了多少個製成品,而這些製成品都是能通過他們定的 QC 的(即都是分數及格的),那他們的責便問完了。至於製成品管不管用,就不在他們的責了。

當然,今天的父母都不是蓋的,不是你講他們就會信的。「不求分數?不求分數將來冇得升預科、冇得升大學,賺不到錢你來養他嗎?」(雖然今天的父母亦明白上了大學也不保證一定有好的工作或好的收入。不過既然能上大學也不保證,那連大學也沒得上豈不是更令人心寒?)所以另一邊廂最敏銳的商業市場亦有相應的回應─大量補習社,專教應試技巧、提供重點筆記、 Tip 會考題目比馬經 Tip 頭馬更準的補習天王天后應運而生。他們的賣點正正和政府口中所說的大唱反調─跟我補習,保證高分!

結果誰勝誰負?客觀看看賽果,用最市儈但政府也愛用的方法去判斷─用尺來量,看那些從不傳授知識、不教有關考試以外任何多餘東西的補習天王天后,每次開班卻能吸引數百甚至上千人報讀(不少學生甚至不能見天王真身,也願意付費透過視像上課);看補習社的廣告大肆高調宣揚多少學生經他們「補習」後會考有多少個 A 作賣點;看補習天王天后的過百萬月薪,相比我們的特首和教育局局長的 3、4 百萬年薪要高出好幾倍,即使不以勝敗論,很明顯不少學生和家長都用腳投了票;有能力的家長,誰不爭相送子女到外國受教育?

我潑了一輪冷水,不代表我不支持「求學不是求分數」這理念。我只是說政府精神分裂,講一套做一套,根本就沒有配套、沒有思過考怎樣去真正做到「求學不是求分數」,更甚者是從來沒有 Respect 過不求分數的人。政府你是怎樣招聘公務員的?會聘用一個很有禮貌、很樂於助人但會考不及格的 EO 嗎?會聘用一個很有正義感、很有領導才能但冇 Degree 的人做 AO 嗎?咪玩啦,求學不是求分數!求偶咩?

我在 8 月(131 期)的編者話談學生吸毒問題時也帶出過這問題─我們的領導和掌管教育政策的官員到底有沒有認真想過我們的孩子需要怎樣的教育?現在提供的教育會不會讓他們有清晰的、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觀?現行的教育制度是教他們做人還是教他們做事?其實我問都多餘,這些官員不也就是從這條路走出來的嗎?我們又能有甚麼奢望?

有一點也很重要,現在是甚麼人在辦教育?又或者說誰在教育「市場」佔優勢?是,不用隱瞞也不用修飾,今天的教育已是赤裸裸的市場化了。不論在傳統的主流教育也好、學前教育也好、職業教育也好,主要都掌握在誰手上?不是那些有心作育英才的有志之士,也不是那些準備以身作則去身教的有心人,而是那些懂得政策、懂得填表、懂得申請資源、懂得壟斷市場的「經營者」。你看今天最有經驗、最懂教美容的學校還剩下幾家?都換誰在辦美容教學了?這些「經營者」充斥了教育的每一個領域,辦教育也從經濟著眼,一切都向「效益」看。你看那些學校選教科書和書商贊助教學設施的千絲萬縷關係,結果是教科書幾乎年年改版學校都默許。這種苦我也受過。黃帝戰蚩尤都幾千年前的傳說了,概述在中國歷史書中,無非帶出炎帝、黃帝被喻為華夏民族的始祖、我們是炎黃子孫這概念;和一些當時相傳如養蠶採絲、造車造船、指南車等的創造和發明而已,你媽的硬要下年又「補充」一堆甚麼黃帝戰蚩尤路線圖的插圖去作改版的理由,迫學生買新書。這對教育、對學生認識歷史有幫助嗎?他們在上軍事課嗎?書商你準備帶他們去打多次蚩尤嗎?

還有現在開到近乎氾濫的甚麼乜乜學院、物物學院;甚麼持續教育、副學士,反正只要學生肯付鈔(應該說父母肯付鈔),讀書可讀到 30 歲都不出社會工作,但結果這些讀了廿幾年書出來的「成品」會在市場很有競爭力嗎?這個跟教育官員一樣,「經營者」也是不管的。他們管的是 11 年免費教育後的十幾年教育中能賺每個學生多少錢、在政府資源中能分多大杯羹。粗略估計,如果要讀齊這些甚麼計劃、證書、文憑、高級文憑、副學士先修、副學士,然後再有幸完成一個學位,2、30 萬是應該跑不了。沒這麼多錢?放心,為了孩子的學業,這些經營者會幫你申請政府貸款的,讀完才「漫漫」還吧!這的而且確是門大生意啊!

有這樣的官員、有這樣的教育政策、有這樣的經營者,你會對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長大的下一代有甚麼寄望?靠政府是靠不過的了(起碼現在是),還是靠自己吧。畢竟影響孩子最深、最有責任的人應該是父母,孩子不單先天遺傳了我們的基因,他們喜惡的食物、待人的態度、對是非的價值觀等,無一不是受父母所影響的,所以身教還起著巨大的作用。

我不知教育的方向怎會迷失至此的,聖賢古訓不是早有指引了嗎?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短短 58 字,不就已有很清晰的教育方向,和建立青年人人生目標的重要性和步向成功的方法了嗎?是今天大家都已利慾薰心,還是有其他真知灼見呢?有哪位官員夠膽說樹人以此不是正道?若是正道又何以棄而取歧呢?

我同意求學不是求分數,應該是學懂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健康的、快樂的、明辨是非的、充滿愛心的人。

求學真的不應只求分數,但教學也不應只求財啊!

男少女多─男人 別開心得太早

最近又見電視台在選「港男」,今年較去年幸運,沒在吃飯的餐廳被「強迫收看」。但偶爾仍是會瞥到有關的宣傳廣告,和堆滿便利店最當眼位置的八卦雜誌的封面報導,橋段一樣、肉麻依然─堂堂大男人、筋肉人,𦟌起手瓜對著女觀眾擠眉弄眼⋯⋯我的媽呀!究竟你哋仲想唔想做男人?想到這裡,令我聯想到近期一個流行的 Term─「花樣男子」。不知何時開始,會用這樣乸的形容詞去包裝男人,但卻又會受到女性歡迎。「哇!花樣男子呀!」「哇!好靚仔呀!」⋯⋯問你死未!

早前統計處公布了香港男女人口比例的最新統計數據,發現香港人口比例上女多男少的情況有加劇的趨勢。2008 年香港男性人口為 3,297,500 人,而女性人口為 3,680,200 人,即是女性比男性多上 382,700 人。而 20-40 歲的適婚年齡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約 270,000,差距較 07 年進一步擴大;其中從未結婚的女性有 615,000 人,較男性多出 12,000 人,形成陰盛陽衰的現象。不知是不是這個原因,所以那些不似男人的男人都會有市場。

另一方面,看到這些統計數字,也難禁心下一歡。香港女生素被評為眼角高、挑剔揀擇、野蠻惡死,這回物以罕為貴的香港男士還不吐氣揚眉變身為搶手貨色,甚至可以吊高來賣!身為香港「罕有動物」的一份子,想到這裡不禁笑了出來!

但笑不了幾日,一條魚卻把我飄飄然的感覺摔回地上。

事緣與犬女去全球最細的迪士尼樂園去得悶了,商議後決定轉軚支持 Allan Zeman。於是購買全年通行證後便重踏闊別多年的海洋公園。小孩子愛玩機動遊戲,但在攝氏 30 多度的高溫下,數個回合下來老人家我已汗流浹背,幾經游說,說服了她陪我進行一項靜態的活動─參觀海洋館。一邊認識多一點海洋生物之餘,更重要是可一邊嘆嘆冷氣降降溫!幸好那些平時難得一見,且體積比人還大的大魚和海龜總算能吸引她的注意力,嘆冷氣的詭計才得以得逞了近半句鐘。正當要離開清涼的海洋再出去和烈日作戰時,一尾很特別的魚游到面前。我對魚類不算太熟悉,但由於這魚長相特別,所以印象卻頗深。

anglerfish-copy.jpg

我不肯定左圖中我拍攝的魚是不是就是我想說的魚─Anglerfish(琵琶魚,又名鮟魚康魚),右邊一張是我在維基百科裡找到的其中一種 Anglerfish 的插圖。當我看到這條游到我面前的 Anglerfish,我忽然想起一個有關這魚的研究報告,當中揭示了雄性動物以至人類的進化危機。

Anglerfish 家族有數百個品種,分布於世界各大海洋,牠們大多生活於漆黑的深海。科學家曾在研究時發現,有數個品種的 Anglerfish,所有被捕獲的全都為雌性,從來未發現有雄性。如果沒有雄性,到底這些魚是如何繁衍下一代的呢?幾經研究才發現,所有這些雌性 Anglerfish 在身體下方都附有寄生體,而這些寄生體原來就正是雄性的 Anglerfish 退化而成。原來在漆黑的深海,這些體形細小的雄性 Anglerfish 出生不久便會憑氣味盡快找尋雌魚,然後用尖鉤狀的牙咬住雌魚,再分泌出一種酵素,使自己的身體與雌魚溶合,直至兩條魚的血管組織結合,雄魚便會迅速萎縮,直至剩下生殖腺,整條魚最後只會變成一個負責製造及輸送精子的器官。精子用光了,便會演化成母魚的鰭⋯⋯

看到啟示了嗎?原來在族群生存、在繁衍的最基本亦是最重要的大前題下,具有懷孕能力的母體才是最重要的;原來看似雄偉碩大的雄性,存在價值和功能就是提供精子那麼的簡單,在適應環境變遷時是那麼脆弱和不堪一擊的、在進化過程中有需要時是可先被犧牲的。可憐吧,男性。

再看回一些前面說的統計數據。調查顯示女性不單在人數,在學歷、收入的升幅都較男性為大。就政府公務員而言,女性首長級高官較兩年前已激增一成多;而在商界擔任經理、行政人員和專業人士的女性比例亦節節上升;獨居(不結婚)和獨自擁有物業的女性也愈來愈多;還有,女性較男性長壽⋯⋯按此推論,將來極有可能─女人愈來愈多、女人愈來愈有錢、女人愈來愈有權、女人愈來愈不需要男人⋯⋯Oh My God!

男士,希望大家看過了這些資料,都要努力一點、爭氣一點,千萬不要再想做小男人、不要再想那麼「花樣」、不要再那麼柔那麼乸了,否則有一天大家都被大自然淘汰,真真正正的被「女性化」至變成女性手中的一條輸精管那就不太好了。

男人,站起來做一個真真正的男人吧!

不過,女人,始終都係你哋勁啲!

繼續飛 K 繼續索 

gtr32.gif

近期香港有兩宗熱談新聞。

一是 7 月 13 日凌晨香港某條快速公路上,上演了一幕警方截停 5 輛普通市民的車輛,連人帶車(車上司機及乘客沒有被知會何事及安排離開車輛)置於路中心作「人肉路障」攔截非法賽車的驚險、荒謬場面。結果「人肉路障」被廿多輛高速駛至的跑車瘋狂衝撞,引致車毀人傷。事件引來公眾嘩然,市民、傳媒、議員、運輸業團體等均強烈批評警方這種打擊非法賽車活動的方法罔顧市民安全。更有報導指警方原來一向都有在追截非法賽車時,臨時徵用路上的車輛作路障的做法,只是以往那些所謂非法賽車大多乖乖停下或掉頭逃走,從未發生過類似上月的碰撞事件,所以這種做法才一直未被揭發。

事件引致的結果是,警務處處長公開向市民及涉事司機道歉,並承諾會就事件作出調查及檢討日後處理反非法賽車行動的手法;而各政黨及立法會議員亦紛紛提出要檢討、加強現有對付有關罪行如非法賽車、非法改裝車輛和超速駕駛等的罰則。

驟耳聽來似乎香港的非法賽車問題非常嚴重,現有的法例和罰則似乎無法起阻嚇作用。但實情又是這樣嗎?香港人真的很喜歡非法賽車嗎?我們的掌權人又真的有看清楚問題的核心嗎?

以上問題的答案其實只有一個是肯定的,就是現有的法例和罰則確實起不了多大的阻嚇作用。至於非法賽車嘛,香港其實是一直都不成氣候的!不是說香港完全沒有非法賽車,是有的,但只是零零星星地進行,而且更鮮有有組織、有規模地進行,真的是不成氣候的!警方所說的非法賽車,實情絕大部分只是一批快車族在享受「飛車」樂趣而已。這一點,香港的玩車一族非常清楚,交通部門的長官們就一定更清楚了。

其實現時香港的「飛車」情況已遠較 80 年代的高峰期有所改善。如果年紀有 3、40 而又熱愛汽車的朋友,相信都會記得那時候的熱鬧景況─幾乎每個周末晚上;公主道、深淺赤石(即深水灣、淺水灣、赤柱和石澳一段海濱山路)、大帽山、大網仔、大清水;名廠跑車組、改裝車組、「飛仔」車組、客貨 Van 組、5.5 噸貨車組、混合組;不須預約、無人組織,晚晚有 Party;計時賽、定點賽、繞圈賽、追逐賽、漫無目的賽,應有盡有、各自各精彩。當年星期日早上的新聞報導,總不難發現一、兩宗於上述熱點的交通意外。那時各車廠所推出的汽車款式也有不少是針對年青熱血一族而設計的。我也是那個年頭成長的,跟大部分的男生一樣迷戀汽車,一樣有數不清的黑夜在各彎路直路上留下過放任的蹤影。

那時的熱鬧情景今天已不復再了。這反映了甚麼?反映了政府政策得宜、警方打擊湊效嗎?不是的,現今情況的改變絕不表示道路上的快車一族減少了,實情只是當年不識死的一班飛車黨今天都長大了,都成家立室了,甚至有頭有面了,都知道唔顧自己也要顧及家人了,所以大家開始飛得較有文化、飛得更有系統,亦相對上飛得顧及他人。所以大家不會再公然大搞地下活動,他們一般會選擇在較少人的道路和時間(例如星期日清晨 4、5 點的高速公路)來個 Morning drive「劈」他一趟。較富貴的一批玩家,甚至會配備精良的通訊器材,再由 Safe car 先行探路,「盡量」減少對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影響,但轟起上來也是隨隨便便都超過 200km/h 的,危險性一樣潛在。

我不打算討論這次攔截行動的警員做法有多荒謬愚蠢,攔截位置和設計有多低 B,因為他們只是前線的執行工具。我想說的是我們的政策制定者根本沒有從問題的根源看清楚,然後對症下藥,所以不管警方怎樣努力打擊,我夠膽說他們口中的非法賽車都是不能禁絕的,執行工具執行得再好再有效率,都只會是事倍功半。政策制定者,你們有想過為甚麼飛車黨愛飛車嗎?你們以為每個愛飛車的都是低知識、都是不良少年嗎?你們知道當中有多少個是專業人士、事業有成甚至是公務員來的嗎?你影快相、罰錢、扣分他們就會怕、就會停止了嗎?罰他們去上駕駛態度改進課程真的會改進駕駛態度嗎?再說現實一點,你們真的認為那些花 3、4 百萬買輛 4、500 匹馬力的超級跑車回來的人會循規蹈矩地跟你玩 70km/h 嗎?你知道有一個傻佬曾為了每晚深夜收工可一個人開車劈住返屋企,所以把家搬到冇雷公咁遠嗎?

可能大部分女性都弄不清楚男生為何都那麼熱愛飛車(但不重要的,這就等如男性永遠也不會明白妳們買那麼多手袋來幹甚麼)。那是因為男性比較不感性,所以比較喜歡直接的機械感覺;同時他們有較多的權力慾和好勝心,因此喜歡掌有操控權和勝利的滿足感(現在你會明白為甚麼只是在燈位起步比其他車快,他也會陰陰咀在笑),飛車正正在這多方面都能滿足男人的這些雄性慾望和強者形象。那是原始本能,極其量你可以暫時壓抑它,想要強行去改變?慢慢等待進化的奇蹟出現吧!但除了禁和罰,政策制定者真的再想不出其他有效方法去降低這種禁之不絕的社會潛在危險嗎?蓋一個賽車場,讓這班大男孩在有系統管理、安全而又不危及其他人的場地去練習、去盡情享樂、去盡情發洩、去盡情比拼,不是比禁制他們那不可能消滅的慾念更有效嗎?香港政府真的非要把所有地皮都留給地產商蓋豪宅蓋商場來賺取暴利不可嗎?

當然不是蓋個賽車場就會令非法賽車/飛車完全在道路上消失,但一定會減少──起碼少了我一個。我保證,如果有選擇,我一定不會在馬路飛。

另一宗熱點新聞是香港毒禍為患,大量學生淪陷毒海。我沒太多篇幅寫,也沒氣寫了。反正你覺不覺得今天的年青人都彷彿沒甚衝勁、沒甚鬥心似的?尤其是男孩子,都不再像以前般熱血了,好像都被奄了、變了陽萎似的,大部分油頭粉面、不男不女,只顧上網打機、High 冰索 K,逃避現實。問題該歸咎誰?不是和上面的問題一模一樣嗎?問問我們的領導、問問掌管教育的官員,有從根本考慮過我們的青年人真正需要的是甚麼嗎?有設計出讓他們奮鬥的目標和動機嗎?考多少分都總會有地方「收留」(收埋)他們讀書就大晒嗎?就等於做好了你份工嗎?吓?你自己冇仔女的嗎?

唉⋯⋯我寧願他們像我以前一樣⋯⋯星光裡飛車去。
燈光裡飛馳 失意的孩子 
請看一眼這個光輝都市
再奔馳 心裡猜疑 
恐怕這個璀璨都市光輝到此⋯⋯

大家很驚豬流感嗎? 驚甚麼?

今期這篇稿又比預期遲了近兩天才起貨,原因是有 A(H1N1) 豬流感在社區感染的個案,香港政府就宣布全港小學及幼稚園停課。犬女就讀的小學自不「幸免」,她亦因此「被迫」賦閒在家。小孩子不樂意悶困家中,於是提出跟我一起上班,順便在需要時我可指導她做家課云云。我當然樂意接受她這個甚 Sweet 的建議,只是這一來,幾天趕稿的日子中便有不少時間(包括我和其他同事)騰了出來「招呼」她和協助她做家課。稿也就這樣寫慢了。

我不是投訴政府停課的決定害女兒不能上學,害我工作拖延了。反而有女兒在身邊陪伴工作的日子實夠我樂透了,工作再拖慢也不見得有多壞。我只是質疑停課決定的本身意義到底是甚麼?你覺得香港的官員下停課的決定是保護甚麼呢?是保障孩童的安全?是避免 A(H1N1) 的擴散?還是保障他們的烏紗?

當停課決定宣布的頭一兩天,電台時事節目有大量的討論到底應不應該停課。這是件好事,因為不是官員下的每一道決定都必定是對的。有人出來質疑和探討本來反映了人民的素質,但當我聽完這些討論的論點,差點兒沒給氣死。參與討論的人大多是學生家長,主要分為贊成及反對停課兩派。贊成一派的理據是以安全為上,生命難道不比考試重要(適逢 6、7 月是學校考試的高峰期)?堅持繼續上課萬一被感染了誰來負責?反對派則有更激烈者帶哭地控訴─當然是考試重要!誰說一定會被感染?你知我兒子花了多少時間去溫習,明天就要開考了,讓他們考完試才停課也不遲吧?亦有人關注到不用上課,那已繳交的學費、車費和餐費豈不是白交了?政府會不會作出補償?

聽了這些討論你有甚麼感覺?我的媽啊!這已不是有沒有智慧的問題了,這是徹徹底底的盲目啊!我也為人父親,我不明白那些盲目地覺得考試和成績大過天的、事事都要用秤來量過划不划算的父母腦袋裡裝載的是甚麼,是不是想錢想得失心瘋了?在孩子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還可能會有冒險、僥倖的考慮空間嗎?至於那些安全至上的言論,雖然知道生命比考試重要,但同樣盲目,只是在另一個層面而已。

他們的考慮是「堅持繼續上課萬一被感染了誰來負責?」這裡已有兩個盲目。第 1,堅持繼續上課萬一被感染了那又怎樣?你們清楚知道被感染了的後果嗎?你們確信被感染了就會九死一生了嗎?第 2,為甚麼被感染了要找人來負責呢?你個仔是孫明揚生的嗎?是曾蔭權生的嗎?他上不上學你不會決定的嗎?如果滿街喪屍,白癡的教育局仍堅持上課,你也會讓你的子女出去,然後給咬死了再去找個甚麼官員來負責任嗎?

我沒有參與這些討論,因為這是沒意義的,加上我也不太在意小孩多上少上 2、3 星期的課。如果有時間也有這種勁頭兒,倒不如努力找多些資料,設法了解多一點事實的真相;多點運用腦袋和智慧去判別事情,和想一想每件事情背後的為甚麼。相信這會有意義得多。

那就來看看我們為甚麼會驚豬流感吧。驚,是因為我們不認識、不知道。就正如我們驚鬼、驚怪獸、驚陌生環境一樣,不認識、不知道就會驚,這是人的正常反應,沒啥不妥。不妥的是面對無可避免的事情都不去認識它、搞清楚它,就只會驚。鬼你可能從來沒撞過、怪獸也一生未見過,不在上面花時間很正常,但現在豬流感被描述得來勢洶洶,在世界各地蔓延,更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引起恐慌,就有必要搞清楚了。

來看一些資料,認識一下它,再決定怕不怕吧。先看普通流感,普通流感的死亡率大約為 0.1%(即每 1,000 名患者會有 1 人死亡),據世衛的資料,估計普通流感每年可導致 25-50 萬人死亡。按此推算,估計全球每年大約有至少 2 億 5 千萬人感染普通流感,即平均每天至少約有 684,000 多人受感染,並每天至少有 685 人因普通流感致死。那豬流感呢?截至 6 月 19 日世衛公布的資料 (http://www.who.int/csr/don/2009_06_19/en/index.html),確診個案有 44,287 宗,死亡數字 180 宗(即死亡率約 0.4%),當中新增個案 4,667 宗,死亡 13 宗(即死亡率約 0.28%,正在下跌)。

從數字上看,豬流感的死亡率確較普通流感為高,但有不少意見認為實際感染數字應該遠較有呈報的數字為高,甚至有 10 倍之多(如果這是真的話,那豬流感的死亡率並不比普通流感高)。再仔細看一下各國的確診及死亡數字,在 180 宗死亡個案中,有 157 宗是來自墨西哥 (113) 及美國 (44),佔了全球死亡人數的 83%。其餘全地球加起來的死亡人數只有 23 人,當中大部分國家暫都沒有死亡(包括中國)或只有 1、2 宗死亡個案。即使不考慮確診數字的漏報和誤差,其餘各地的死亡率只與普通流感相約 (0.12%)。

最後,我想問幾個問題:
1. 既然普通流感和豬流感的死亡率幾乎一樣(甚至可能更低),為甚麼那些專家不建議(推銷)全民注射疫苗去預防每天引致近 700 人死亡的普通人流感呢?
2. 如果這場疫症真的如世衛和某些醫學界人士描述得那麼恐怖的話(把警戒提升至最高級別),這個國際性的非牟利衛生組織不是應該組織全球最頂尖的有關專家共同研製抗病毒的疫苗,並馬上把製法公之於世,任憑所有國家自由生產去拯救人類的嗎?為甚麼會叫我們向藥廠購買?而那些藥廠竟還可以將之註冊為專利和自行「定價」?
3. 現在你知道抗疫是甚麼回事了嗎?
4. 我們的官員看來很怕、很緊張這場豬流感,到底他們怕甚麼呢?
5. 現在有多了一點了解,還會那麼驚嗎?

答案:
1. 如果你有留意,其實近年他們是經常有硬推普通人流感疫苗的,只是大家都因流感太平常而懶理他們。現有大家不認識的病毒出現還不發達?50 元一劑,全球有一半人注射,就是 1,700 億的生意了。恐懼就是他們最佳的促銷工具。
2. 正正因為世衛非牟利,必須由其他機構去牟你的利。
3. 那還用想,當然是單大生意。
4. 當然是怕 鑊。你以為做官的都真的很蠢嗎?才不!緊張點、停課、全民注射疫苗,萬一真的有事─「我們一早已警告大家,而且已採取一切可行的預防方法,可惜這病毒實在太強橫⋯⋯」;如果根本冇事─「全靠我們及早做好預防工作,才可以安全度過今次危機⋯⋯」問你服未?
5. 這條我冇答案,你自己決定吧。

洗牌

mil09056.gif

你相信會有一個政權、會有一股勢力,能永遠統治一個國家或地方嗎?我相信沒有,歷史也同樣告訴我們沒有。我不知從哪天開始有地球,也不知哪天開始有人類,但從今天我們所能知的知識與歷史看來,似乎並不是地球出現的第 1 天就有人類存在,亦即是說早期的地球有其他物種在統治(所謂的統治─Govern,其實即是最惡的一方佔領了某些領域,然後按其意志行使其控制權的意思而已,你看當年怎樣統治了香港便知)。那你會相信人類會在以後的日子永遠都統治地球嗎?主權永不移交嗎?理性點去想,這個可能性似乎不大。對吧!能和平移交已是萬幸了。但諸如一個小國的政權,都休想既得利益者可將之和平移交給別人,何況整個地球。

曾統治地球的物種強如恐龍也敵不過天劫,我們未遇上只是時辰未到而已。雖然很多電影都拍過人類憑智慧戰勝天劫,最終能保護地球、保衛人類等主題,到底甚麼時候會有殞石撞擊地球,地球的科學家、戰士,甚至隱伏於人海的各位超人又能不能拯救地球等這些問題,我倒認為探討的迫切性不高。因為我堅信在天劫收拾我們之前,「聰明」的人類早已收拾了自己。

其實人類「暫時」優勝於地球其他物種、能賴以統治地球的優勢,就是我們憑著擁有相對較高的智慧,創造了現有的權力。只是現今這些很有權勢,又以為自己很有智慧的人,仗著這種權勢任意妄為,一點都不尊重其他物種,一點都不尊重平衡,他們似乎一點都不明白(或興奮得忘記了)天地萬物相互依存的重要道理,以為自己已真的掌握了控制權,任由這種霸權橫行下去,人類怎可能不苦果自招。

看看近日 H1N1 發惡,政府的宣傳片叫我們做甚麼?「洗手、洗手、洗手,或者用酒精搓手液都得。」我同意這一定有助預防受感染,但有沒有注意這種其實也是霸權行為?從來有甚麼對自己不利的便把它殺過精光,對自己有利的便盡數採伐,這不叫霸權叫甚麼?我們有三省吾身嗎?麻煩是我們自找的嗎?對我們不利的東西就一定是錯的了嗎?殺光全地球的細菌、病毒就能保你健康愉快地生存嗎?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細菌本來就是大自然的清道夫。有機的肉身腐壞了,細菌就來幫忙清理、代謝。但偏偏我們就不領情,區區的細菌怎能主導形勢!你要我發炎含膿,我就是要消炎。以為有了抗生素,就是佔了上風。但我們別忘記其實在對付的並不是細菌,是大自然。大自然自有它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除了細菌,大自然還有霉菌,你能滅盡霉菌嗎?大自然還有病毒,你去殺這種會騎劫宿主(人類或其他生物)的細胞去繁殖的東西,也必然對自身帶來傷害。你說大自然厲害嗎?有想過大自然派出這些細菌、霉菌和病毒的目的是要殺絕人類嗎?如果不是,幹嗎硬要去殺它呢?

我們的身體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本來也有其解決問題的最自然方法,發燒便是一例。發燒本來是要激發身體去提高機能、去對抗外邪、去認識疾病的一個轉化過程。但今天昌明的西方醫學偏偏大量製造、推廣退燒藥,早已到了濫用的地步了。這些藥明明在窒礙身體的自然調節和增強機制。這反映了製造者(正確點應該說濫售斂財者)的無良,使用者的無知和短視。

是要警醒我們,是要我們糾正錯誤。當人類集體犯了重大而持久的錯誤時,又會有甚麼來警醒、糾正我們呢?疫症是也。疫症出現的意義就是要洗牌,要重整扭曲的、荒謬的生態秩序。19 世紀爆發的流感潮便間接停止了歐洲戰爭禍害。

不過即使一天你醒覺了,發現原自以為聰明的我們是如何的 Stupid,問題也不會解決的,因為今天已不到你話事!是的,不到你話事,即使是你自己的身體。如果你被懷疑,甚至確診感染了 H1N1,不管你有沒有抗體,不管你的意願如何,你是沒得選擇看中醫或讓身體自癒的,你是一定會被人捉去關起來,然後餵你吃那有副作用的、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和只是減短流感徵狀一兩天的特敏福的。萬一「治」你不好,「那些人」是絕對願意犧牲你,像禽流感時、像 SARS 時一樣,把有威脅的東西(即是你)消滅的。很恐懼了吧?很好,大家愈恐懼,「那些人」便愈能操縱大局,便愈能發大財。別說我危言聳聽,看看那些藥商股價再來跟我辯論,搞不好你也是幫兇。

但你以為這些人真的很蠢、很不明白事理嗎?不是的,其實他們都不知幾清楚。他們只是高度自私、高度權力慾、強力短視和自以為掌握形勢而已。這些仗權妄為的人包括(但不限於)政客、官員、西醫、Banker 和一些大商家。

數天前一行家來電訴說受銀行的欺壓之苦,說不明 2009 年今天的香港,居然還容許一些不公義的、仗權妄為的事情發生。我說何有怪哉,銀行信用卡只一例。你看新世界聘用梁展文睜著眼說鬼話事件一例、電盈私有化合法強搶小股民血汗錢事件一例,無不叫人瞠目結舌。

看來,離下一次大洗牌之日應不遠矣。

給他寫了一封信

img_7392-copy.jpg
終於再一次走上街頭。自從青蔥歲月後,已好久沒有如此聲嘶力竭的叫喊過了。但我們仍是怕距離我們太遠的他聽不清楚我們的聲音,因此寫了一封信給他⋯⋯

曾特首:
誰是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社會經濟動盪的元兇?相信您已知道!
銀行界罔顧社會責任,欺凌弱勢的中小企。您又知道嗎?
銀行界與政府對著幹,摧殘影響萬人生計的中小企,不斷推高失業率!您看到嗎?

身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帶領香港渡過金融海嘯是您的當務之急。當政府正面對財務預算案能否滿足市民訴求問題的同時,全港數千家美容中小企和他們聘請的超過 100,000 名從業員,每天埋首努力工作十多小時,以雙手及辛勞賺取的血汗收入,卻遭到銀行無理扣押,連工作和生活都不保,試問訴求如何能得到滿足、試問如何渡過海嘯呢?
現時我們面對的嚴峻問題是銀行無理的、強盜般的巧取豪奪經營手法。例如消費者以信用卡付費購買產品或美容服務等營運收入,會遭銀行「無息扣押」60-180 天不等(而且銀行有權隨時單方面更改、加長付款期),但當然高昂的手續費則會立即收取;當被「扣押」的款項累積至一定金額時,很巧合地商戶會收到銀行業務部致電通知有一筆金額相約的備用現金可以「高息」借貸給商戶「周轉」;每月只透過信用卡收萬多圓營業額的小商戶,卻要無限期於銀行存放 500,000 圓(或以上)不能動用的「押金」;獲銀行特別照顧的「尊貴客戶」(持白金卡或黑卡等顧客)到商戶消費,銀行居然要向商戶收取額外手續費⋯⋯這些行為與強盜何異?
為掩飾此等惡行,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更刻意抹黑美容行業為高危行業,不惜犧牲個別行業的聲譽!以弱肉強食的森林定律為經營手段,恃銀行體系龐大兼有政府撐腰,罔顧同舟共濟的獅子山下精神和社會責任;摧殘影響萬人生計的中小企業、欺凌這些勤奮的經營者,迫他們走上絕路!對於這種影響行業正常營運的手段,身為行政長官的您是我們的父母官,我們須要您責成有關部門制定相應的政策來穩定金融秩序,不能讓這些嗜血的銀行業者繼續為所欲為,製造更高失業率,深化社會危機,動搖社會經濟及民心安定,為香港增添動盪與不安!
過去一年以來,我們多次向銀行及政府表達委屈和不滿,均無法獲得回應。因此,銀行業界必須為今次的示威行動負上全責。我們要求政府規管銀行,要求銀行立即恢復正常的信用卡過數、停止以抹黑其他行業的卑鄙手段掩飾其強盜行為,並提出保障行業穩定發展的長遠政策,真正落實「刺激內需」、「保就業」及「支持經濟」的施政計劃。
當我們面對即將失去事業和工作,數以萬計的美容從業員飯碗不保,逾千間美容院因為銀行拖欠信用卡營運收入,面對資金緊絀,還要忍受銀行的冷嘲熱諷,抹黑行業,迫我們走上絕路,我們會為此誓死抗爭到底!
報載:政府正積極考慮推出創業和進修貸款計劃
本港美容院八成是中小型企業,是典型勞動力密集的服務業,其中不乏原本是低技術、低收入及低學歷的市民,經由再培訓局 ERB、職訓局 VTC,及民辦美容學校訓練入行,擁有一技之長,靠雙手體力勞動,服務客人賺取生活費。政府早年動用大量公帑協助這些「低技術」、「低收入」及「低學歷」市民轉職成美容從業員,轉過頭卻縱容銀行以強盜般的手法去摧殘影響萬人生計的中小企、打爛他們的飯碗,重蹈當年覆轍!現在政府又打算推出「創業及進修借貸計劃」。不解決金融秩序問題,創業容易,守業難!此等混亂政策實在令從業員前途茫茫,讓投資者無所適從!
面對銀行的欺壓,更隨時會引發火燒連環船的「骨牌效應」─美容院資金周轉困難,連帶拖垮供應商、牽涉產品進口商、美容儀器商、美容工具進口商、清潔及日用品供應商、運輸公司、廣告印刷業、商舖及商業樓宇之租務⋯⋯等等,為各行各業製造「人為災難」的冰河世紀,引發失業海嘯及相關供應鏈的營運危機。
美容院聯盟架設安全網,行內相互守望獲消委會稱許!1998 年美容業界已經自行發起「優質美容服務承諾計劃」(B 計劃),並以它為信心的消費標誌!目前已有近 1,400 家美容院加入計劃成為會員。
由 B 計劃積極推行的「美容消費安全網」,為消費者提供消費保障。此安全網今天正式由 B 計劃會員築起,萬一不幸有計劃內會員商戶結業,受影響的消費者及餘下的療程,將由安全網內自願承接的 B 計劃會員免費接收,保障消費者的利益。
這項計劃是業界長達 11 年的自律工作成果,更獲得消費者委員會的稱許。但是美容院卻受到銀行不公平對待,敢問特首:我們的權益又由誰來保障呢?
強政勵治,福為民開。還記得特首「強政勵治,福為民開」的政綱。規管無的放矢的不良經營手法,穩定經濟秩序,制定紓困政策刺激內需,保障行業穩定發展保就業,共渡時艱,才能開創新局面!香港精神是自強不息,永不言敗。美容業努力不懈,二三十年來屹立亞太區領導地位,與香港經濟一起成長。美容業數以萬計的員工及小企業的飯碗在您手中,我們強烈要求政府規管銀行─停止拖數!我們強烈要求特首指派官員就有關事件作出調查、調停!
今天,期望您仍然「強政勵治,福為民開」、期望您不要讓香港美容業被摧殘、期望您不要讓香港女士將花容失色,面目無光、期望您做好您份工的同時,也讓我們可保住我份工!
曾特首,努力!
祝安康!
期待中的美容業界叩首

反官銀迫害大遊行遊行召集人
優質美容服務承諾計劃發起人
葉世雄
2009 年 4 月 6 日

«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