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啟示錄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犬女終於在 6 月 15 日,即是她 10 歲那年的父親節那天,學識踏單車(自行車)了。對大家來說,這可能算不上甚麼好消息(甚至關人鬼事咩!),但對我來說,這不單是好消息,也結束了一直以來的尷尬,更帶來一個重要的啟發。

犬女不是最近才學踏單車的,不算 BB 時期坐的那些三輪單車,還未學懂之前,真真正正的單車就已經買到第 3 輛了。為甚麼會買那麼多?她不是遺傳了我收藏車的嗜好,只是買了第 1 輛,學來學去學不會,結果丟在一邊廢掉了。過了些時日,心有不甘又買一輛給她;再試,又學不會。後來搬回市區居住,由於環境所限,學習的機會便更少了。第二輛單車的下場也和第 1 輛沒兩樣,只是屍體還躺在陽台,尚未下葬而已。直到父親節那天,她突然對我說:「老竇,可不可以再買一輛單車給我?」雖然我的心裡在想:「又來?!」但口裡仍是說出:「好啊!」

我不算太寵孩子的一類父親,不是女兒要風便得風,要雨便得雨的,單車買完一輛又一輛是因為我認為單車是孩子必須懂的一種基本技能,也是必須玩的一種運動;難得她仍有興趣,怎會不舉腳支持呢?

至於尷尬,其實只是存在自己內心,一直都沒跟人說。話說從小到大,所有有關平衡的玩意都難不倒我,不管是 Roller、Roller-blade、溜冰、Wakeboard、滑雪,統統都難不倒我。雖不至天生出來就會,但一般學上不超過 1 小時便會行會走。至於單車,就更是強項中的強項了,中學時期九龍及新界的大小街道和高速公路,都曾留下不少我和我至愛的 「Dup」 頭車的蹤影。所以一直一廂情願的推斷擁有我這方面優良 DNA 的女兒也應該不遑多讓,學踏單車?應該也像跟吃菜一樣容易吧!直到一次、兩次、三次⋯⋯的失敗,百思不得其解,沮喪之餘,不禁想到難道 DNA 出了甚麼問題?還是當年出院時在育嬰室抱錯了人家的 Baby 走?反正每次看見人家 4、5 歲的小孩已騎著單車到處飆,自己牛高馬大的女兒卻還未脫離那一對輔助輪,唉!感覺真尷尬⋯⋯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推的扶的教法試過了,但一放手便跌;放她在斜路衝下來,又把她嚇得哭了;用單車、電單車載著她感受一下甚麼叫平衡,又感受不了。其實後期我的心態已發展到順其自然吧的半放棄狀態,直到父親節那天和女兒走入旺角金魚街的功學社單車舖選擇第 3 部座駕時,店內的師父問她是不是初學啊?女兒點頭,但我心想你怎可算是初學啊,只是一直學不會而已。然後那師父(Danny 哥哥)為她選了一款我認為太大的單車叫女兒試坐,稍為調校好合適的高度、坐姿後問她會不會怕。面對比以往那兩輛要得多,又沒有輔助輪的新車,她毫不猶豫的大力點頭。Danny 哥哥安慰她不用怕,按他指導的方法,大概學 30 分鐘,頂多 35 分鐘便應該會學懂。我站在旁邊看著同樣帶著懷疑眼光的女兒,心想:「呵呵!不會吧,她那個對平衡方面那麼有 Talent 的老竇教了不只 3 年都教不會,經你一點,30 分鐘便 OK?未免有點口輕輕吧!」當然我只是心想,並沒有插嘴,只見 Danny 哥哥說了些聽起來沒甚麼了不起,但又好像有道理的學習方法叫女兒照著練,然後問我要不要也挑一輛單車,否則小孩子學會了你在後面跑著追會很累的。

我帶著走著瞧的心態付過款,帶著女兒和她的新單車回家到樓下公園做實驗去。實驗的結果是,我寫這篇稿前剛剛到功學社為自己買了一輛單車!詳盡一點的實驗報告是:「犬女按著 Danny 哥哥所說的方法練習,用了只 15 分鐘,已自己騎著單車走到冇雷公咁遠了。」報告完畢。

這件事令我想起近日一班業界朋友在電郵上討論的一個題目─請人難。又話說有一天幾位同業在不同場合聊天時分別都談到美容行業請人難這個問題,不少阿姐級、會長級的老闆娘,都訴說要親自落手落腳為客人做 Facial,更有有 Booking 但沒人手應接而考慮是否該把分店合併的個案。這不正正就是我在 5 月分編者話中伏留下來的問題嗎?當時我的擔憂是政府的教育及職業教育政策設計、施行和資源分配投放時,未有充分研究、考慮到行業的生態和特色,結果勢必改變行業的生態環境,最快出現的現象是汰弱留強。可憐的香港中小企,從來都充當弱者的角色,管你在行業發展史上留下了甚麼功績。所以從 2006 年開始,儘管報讀美容課程的整體人數可能沒有下跌,但才 3 年而已,民辦美容學校的收生狀況早已是每況愈下、捉襟見肘了。而我所擔心的長期影響─行業人力資源失衡,似乎也開始浮現了。

問題出在哪裡呢?不就和犬女學單車一樣嗎?即使老竇很叻(自以為)、女兒又肯跟你學(因為沒選擇而已)、你又有錢買單車、又肯花時間教(可能只是在浪費女兒的時間而已),也不一定能教得出來的。

專業畢竟是專業,不是有政策和資源就能取代得了的,還得有長時間的經驗和成果累積才能成事。當務之急是如何撥亂反正,並為傳統美容學校進行急救。要不然,3 年又 3 年、3 年又 3 年,到時候美容行業的發展,我真是冇眼睇了。

至於急救方法?那要集思廣益,絕不是我一個人的力量所及了。短短兩個月內我一再提出同一問題,是想大家真正 Aware 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有任何建議,歡迎來函 or 來電交流。

P.S. 如你也有孩子未學懂踏單車,也歡迎聯繫,我可轉述真正專家的教法,原來只要方法對,真的很容易教曉的。

No comments ye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