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毅行(二)

延續上一期,在2011年毅行者途中,那天在山坡上,在距離終點還有近75公里、氣喘如牛、一步一步從北潭坳拐上牛耳石的我的未完的回想─「我為何要參加毅行者?和為何堅持每年繼續行下去?」當時我決定,如果能回來(當時真的想過不一定能回來的),一定要給自己一個答案。

上期回想到2011年11月18日毅行者正式比賽的當天,一覺醒來(雖然這一覺只有不足2小時),竟夜未休的雨突然停了,纏繞2星期未癒的咳嗽和氣喘也突然停了,在天助我也的感覺下出發並順利完成第1段16.5公里的路程……

……想到……從西灣到2號檢查站
以3小時(比預定時間慢了10分鐘)完成首段16.5公里路程,在毅行者的隊伍中速度屬於中游位置,但參加(我不當是參賽)多年以來,從來沒有要爭取甚麼名次的想法,更沒視任何隊伍是假想敵,要鬥的就只有自己定下的目標時間。因此到了西灣的檢查站報到後,在黎村長的士多懷著度假Feel地坐下來喝一支半冰半水的透心涼五花茶已是每年的指定動作,看著身旁一隊隊參賽者經過亦完全沒有被超越的壓力。

雖然正值中午,但為了爭取時間,按原定計劃只以乾糧充當午餐,休息10分鐘後再次出發。從西灣到2號檢查站途經大浪西灣、咸田灣、大灣、大浪村、赤徑村、赤徑碼頭等地,然後到達北潭坳檢查站。這段路不長,只有8.2公里,地勢高低落差也不太大,本來並不難走;加上沿途會經過多個全港最美麗的沙灘和幽雅古樸的舊村莊,是頗教人享受的一段路程。我們為這段平常練習加上沿途拍照也不會超過2小時的輕鬆路段設下1小時30分鐘的「輕鬆」目標。

但在第2段還未到一半的路程,我開始發覺有點事與願違─因為我的感覺一點也不輕鬆。起初是和3位隊友的距離愈拉愈遠,直至漸漸已再看不見他們的身影,當時以為是因為今年3位隊友的體能均遠勝於我,落後似乎也是理所當然……我一步一步的走著,步速不快,也沒刻意計算自己的速度,但慢慢發覺超越我的隊伍有點不尋常的多,當中更發現有第2輪起步的隊伍,看一看腕錶再看一看就近的標距柱,天呀!快2小時了,我還有1公里才到2號檢查站!接下來的是本來很好走的微斜三合土小路,想走快一點追回些時間,可是力不從心的腳步不知為何像愈來愈重,走的愈來愈慢,呼吸也愈來愈不暢順……開始萌生一種不祥的預感。最終用了整整2小時才完成第2賽段,看到已在Check point等了我好一陣子的隊友們,好生愧疚。

……終於回想到驚險漫長的第3賽段……從北潭坳到3號檢查站
在檢查站報到後到支援站補充糧水。在初起步時口若懸河的我已再沒怎麼說話了。一來真的累得沒力氣和心情說,二來是因為當時並不肚餓的我正忙著不斷的吃東西─不是吃飯吃麵包,而是不斷在灌那些能量補充食品和糖分,那些本來是我最討厭的、味道像小孩子的士多啤梨味藥水一樣難頂的Power gel、Power bar,和由大會供應,但似乎是太遲入貨的青色地門香蕉,我都統統照喫如儀,只希望它們真的能為我恢復點體力。我之所以這樣做,全因為擺在我前面的,是一開步便要爬數百級筆直石級上去的、高達450公尺的牛耳石,然後再從章上經畫眉山落石坑坳,又再登上400公尺的雞公山。這是10段路程之中我最不喜歡的路段之一(不喜歡正是因為它一點也不易行)。坦白說,在那時候,我的確第一次對自身產生了懷疑─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征服這些山;說得更準確一點,當時我對面前這座450呎的高山是帶有一絲恐懼的。吃罷一大堆「希望」後坐在地上爭取休息,沒對隊友說出我的憂慮。當隊友說「要起步了。」的時候,彷彿像犯人聽到「要行刑了!」。不情願的站起來,低下頭默默的跟在大家後面走。最後,我還是決定開口了,我開口跟大家說:「我狀態不行,上山會慢一點,你們先走吧,不要等我了,我會在下山時追上你們的……」(當時我還真的以為平常下山速度是全隊之冠的我會追回他們的)

多年來都從未為完成時間定下目標,每年都是─只要完成便好。今年是首次定下目標要24小時內完成全程,而且更在籌款的電郵中早早向各支持者事先張揚,更收到不少打氣和鼓勵的回覆,但首2賽段已落後了目標時間40多分鐘,怎辦呢?現在連完成全程的信心都開始動搖,想追回失落的時間是否有點癡人說夢呢?為何我會那麼不濟的呢?只不過是走了2段廿多公里,為甚麼體能狀態會滑落得這麼快呢?明明練習做的時間都是歷年來最好的,為甚麼正式比賽卻發揮不出來呢?明明最擔憂的咳嗽也停了,為甚麼呼吸卻像愈來愈困難呢?就這樣一邊滿腹狐疑與不忿,一邊咬緊牙關和那陡峭山坡的碎石級作戰,不斷努力把近年日見飽滿的身軀往山頂推……

「只不過」是450公尺的山丘,卻彷彿爬了半生都爬不到山頂(實際的時間可能只是過了半小時),現實告訴我該回收Plan A(24小時)了,Plan B(30小時)也別奢望,Plan C、D、E、F……至Plan N同樣都不用想了,因為這時的我呼吸開始有些困難、胸口翳悶,甚至感到有點昏眩,腦海裡即時出現的是一些壯年漢運動時猝死的新聞,心想明天的報紙頭條不會是我吧!我甚至想到待會萬一真的在山上出事,幫我做人工呼吸的會是途經的鬼妹毅行者還是剛才Check point見到的大隻佬消防員呢?也冷然想起我籌款時常鬧著玩的一句口頭禪─ 「你出錢,我出命!」這次不會一語成讖吧……正發毛的心內同時也在強烈掙扎:「可能只是疲倦而已,不會真的猝死那麼誇張罷?師傅幫我起的命盤明明還提到過我67歲時會遇到甚麼問題啊!會不會是自己太過大驚小怪呢?但已經成功完成過多年的賽事了,有必要一定堅持繼續行下去嗎?到底我應該安全為重放棄退出,還是堅持永不放棄的精神繼續撐下去呢?」

「放棄?堅持?放棄?堅持?放棄?堅持……」口中念念有詞、內心不斷掙扎,最終結果是雙方談判失敗。嘗試過找方法幫自己決定,但想擲銀時身上又沒有硬幣;想摘花瓣決定,光禿禿的山坡卻只見雜草;最後想出數石級的方法,左腳投堅持一票,右腳是選擇放棄回家,就讓命運來替我安排,看到達山頂前最後一級是要我堅持還是放棄。這樣左腳堅持右腳放棄的高高低低不知走了多遠,隱約不遠處的雞公山上,分不清是南天門的天將抑或是隊友們正在向我招手,心急想加速去看個明白,但步速卻是堅貞不二。最終抵達山頂,天庭沒上成,只見隊友在守候。寒暄和互相鼓勵一番後,才想起沒注意最後一級是堅持還是放棄,OMG!又一次引證,自己的前路要怎走,還是要自己來決定。

既然上得了山頂,這段路程剩下是我最有把握的下山部分,信心指數即時回升了不少,於是為這次毅行者定下新的目標─怎樣也要完成今年的賽事。完成後,明年真的不再行了。

又是一次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我的身體狀態原來比想像的情況還要遠遠的差。一向隨便飛奔下山也不會喘氣的我,竟然由雞公山到水浪窩這段純下山的賽段都走得氣喘如牛,即使配合有規律的呼吸和步伐,仍不見有改善。通知支援隊伍送晚飯的時間由4時不斷往後推,終於見到支援車的時間已是傍晚6時,其他隊員忙著選喜歡的食物和飲料,我累得只管一股腦地栽到車尾的地上,怎也爬不起來吃飯,真正體會到吃龍肉也無味的感覺。正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竟還下起雨來……(下期是這篇毅行之路的完結篇,也會與大家分享男人的最痛。待續)

No comments ye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