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的人生收穫 許嘉韻
當你踏出第一步,就開啟了未來不同的可能性,或許會讓你失望,但也許會比預想收穫更多。
「我覺得做美容已經入血了。」一句話就概括了這個職業對Karen的意義。
愛情可以一見鍾情,也可以是日久生情,Karen對美容工作應該屬於後者。Karen的母親經營美容院─日迦美容,她在會考過後,聽從母親之要求到店裡學師。反叛時期的少女,只是為了幫忙媽媽,再順便賺取零用錢才入行,並非真的對美容工作有甚麼憧憬。經過美容師前輩手把手教導,Karen逐漸掌握必要技巧和知識,卻依然無法喜愛上,前輩們的高壓和嚴厲,毫不客氣的說話更讓當時年輕的她想要逃離。後來因為學業的緣故,Karen遠離了熟悉的環境卻又回來幫忙。幾番兜轉直到Karen大學畢業,擁有選擇的機會,最終還是決定投身美業,後來更接手經營日迦美容,努力至今。
勇於證明自己 把握每一個學習機會
Karen一直耕耘美容院工作,從早幾年開始見證行業風氣急速轉變,從「手作仔」變為講求專業度,社會對美容從業員有更多規範與要求。美容師默默累積了豐厚的經驗與口碑,客人卻還是希望看到美容院的牆上掛著各種認證。當業界正面臨改變的浪潮,Karen也從善如流,心想既然自己是真材實料的,那就好好去證明,讓大家都能夠認可。她遂陸續考取一些國際證書,充實個人資歷。豈料在進修過程中,竟然也遇上挑戰。
「提到功課我就覺得痛苦!」Karen苦笑,讓她為難的當然並非熟記於心的美容知識,反而是呈交實習功課的方式。功課內容或許只是得心應手的美容療程,但記錄整個過程、後製處理卻教她手忙腳亂。攝影、拍片、剪片對她全然是陌生的課題,她不恥下問,花心思去摸索拍攝感覺、練習操作,這些額外的學習儼然成為課程中最大的獲益。
Karen視這些挑戰為學習機會,更會主動發掘新知,滿足自己的學習欲,因此即使課堂導師講著熟悉的內容,她亦絲毫不會覺得沉悶或浪費時間。把握機會與同學交流、功課合作有助她提升人際經營;在紋繡課程中也可以習得市場營銷的技巧,「也例如學煮菜,其實能學到如何有程序、有條理地處事,對我安排療程時也十分有幫助。」Karen總結學習心得,只要通過仔細觀察和放膽交流,即使是授課內容以外的細微地方都有學問,這才是她每次進修時更期待的得著。
感念親恩 繼續前行
「媽媽希望我可以女承母業,如果當初不是她要我到美容院幫忙,學習一門手藝,或者我就不會走上這條路,現在的我能說這是一條好路。」即使曾經兜兜轉轉,Karen還是作出了成為美容師的決定,亦負擔起美容院經營的責任,不經不覺20年來間累積滿滿豐富的成果與心血,最感謝的當然是拉拔自己入行,並一直鞭策著自己的母親。除此之外,Karen對一群跟隨她身邊的員工同樣感激,她打趣:「跟一大群女同事相處真是種考驗,這些年來陸陸續續也有過逾百位同事的幫忙,大家算是在互相交鋒中一起成長。」
作為上司如何去管理、指導員工很重要,這點Karen深有體會,「以往前輩高壓式的訓練方式並不是我的風格,而且如果現在還用這樣的方式培訓,只怕留不了人才。」於是Karen樂於不斷學習之餘,也很鼓勵美容院的員工持續進修,「早些年,行業的進修風氣還未興盛,我們有特地邀請導師來為全體同事上課,並報考Cibtac證書;我也經常鼓勵同事們如果有合適或感興趣的課程,就即管去讀吧!」若是員工完成美容課程、考得證書,美容院更會給予學費補貼以示支持,「讓同事去學新東西,除了她們能取得資歷外,對美容院的專業形象更是有所提升。」
正如Karen一直所言,學習並不只計較著要學甚麼,她更期待的是過程中意想不到的得著,這也啟發了她未來的進修興趣。「在我進修的過程中遇上的老師,教導我很詳盡的專業知識,在課堂以外亦給了我很多幫助與支持,從她身上看到耐性、認真教學等特質更讓我想過要如何成為這樣的老師。」將來甚麼時候真正去報讀教學課程、會否走上教師之路仍是未知之數,但既然又打開一個學習機緣,她相信努力去讀,堅毅不斷,得益的就是自己。
相關內容